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陈原煌:释法要讲农民群众听得懂的话

2017-12-15 10:04:39 来源:福建法治报

送达要选择时机

下午2时30分,记者跟随陈原煌坐车从法院出发,准备前往古庄社区和五峰村送达两份文书。

“先去古庄!”一上车,陈原煌就告诉司机。原来,陈原煌根据之前的了解,得知古庄社区的当事人家里有人,所以要早点去才有希望碰到人。

果不其然,到达古庄社区的当事人家里,其儿媳妇在家,顺利将文书送达。时机选对了,才能找到人,才能提升执行到位的概率。为了把执行工作做好,陈原煌和同事们基本都成了“万事通”,上到天气节气,下到农作物的收成时间,鱼苗、牲禽的养殖周期,他们无所不知。因为丰收时被执行人手头才有现金,执行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但是,到五峰村送达就没那么顺利了。按照文书上的收件地址,陈原煌与同事找到了目标门牌号,但是对方矢口否认该处为当事人小宁(化名)家。“您好,我是法院的,我要送份材料,想请问下咱们村小宁(化名)家在哪儿?”一次次寻访村民,陈原煌一行得到的答案都是“不清楚”“不知道”。

“可能是门牌号换了,所以只能先回去了,找到更新的信息再来送达。”无奈之下,陈原煌决定先打道回府,“农村很多门牌是导航不到的,所以每次送达的时候都需要准备充分。”此时的夕阳,将车辆的影子拉得老长。

这一天,正是以陈原煌为代表的执行法官们工作的生动写照——为了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为了让判决不成为一纸空文,他们一直奔波在路上……

(本报记者 王淯滢 通讯员 程蓉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