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0-10-26 17:20:04

守住那份情怀

作者: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儿时,外婆家村口有一片稻田,田间纵横交错的沟渠和谐地滋润着每一寸土地。每逢周末,喊上表哥提上簸箕我们就往田里窜,选一条水草茂盛的小沟渠,用簸箕堵住小沟渠一端,从另一端踩着水把鱼赶进簸箕里。阳光下鱼鳞闪闪,好似那跳动的精灵。回家找一个闲置的水缸,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放进缸里,我们趴在水缸边静静地看着它们游来游去。就是这样一种平凡而快乐的满足,照亮了我整个黑色童年的夜空。

这份快乐伴随着成长,慢慢地融入到我的生命里,成为我人生中一大爱好。闲暇时光,我总爱流连忘返于各个早市、桥头鱼摊,看看又有什么新奇的小鱼出现,或者前往县城周边的山涧沟渠寻找野生小鱼。它们那灵动的游姿,多变绚丽的体色带着我感知自然的无穷野趣。

然而随着经济发展,水域环境发生变化,加之外来鱼种入侵,不当的放生,众多本土淡水鱼类野外生存压力日益加剧。外婆家那片稻田被开发了,儿时嬉戏的那些清澈溪流日益浑浊了,那些常见的小野鱼在县城周边水域也难觅踪影了。我常在想我可以做些什么?为了那曾带给我童年最美好回忆的小鱼儿们。这样一份情怀一份不舍在我的心底悄悄地扎了根。

后来,机缘巧合下,我成为福建省自然宣教中心的志愿者,向公众介绍我们本土的野生淡水鱼类。虽然福建水系密布,河流众多,淡水鱼类种类繁多,但公众对于福建野生淡水鱼关注度不高,相关宣传科普也较少。

对于淡水鱼的科普,自古以来都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古代画家笔下出现得更多的是鲤鱼对虾,连皇帝宠爱的都是金鱼。当今各大生物博物馆展出的,更多是海洋鱼类的标本,连以生物多样性为主题的图片展中,也难发现原生观赏鱼的图片。唯一有活体展示的海洋世界,也罕有淡水鱼类出现。

因此面对冷门的淡水鱼,大部分人的印象,还只是那些小溪小河里的野鱼,一部分爱好者的关注,也只是停留在其美丽的外表上,对淡水鱼相关习性及野外生存环境的了解,更是一片空白。近年来民间力量的介入,对淡水鱼的科普工作,也起了一定的助推作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鱼类多样性是水质的一种重要生物指标。随着国内保护生态环境意识的提高,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普及,相信公众对淡水鱼的认知会越来越多。

还记得小时候光着脚丫,在溪水里捉鱼摸虾的情景吗?还记得那些小鱼给你的童年生活增添的乐趣吗?在原生鱼野外生存环境愈加恶劣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力量加入这场保护战中,身为淡水鱼爱好者的我们,守住那份情怀,将成为我们付诸实际行动的不竭动力源泉。

(张继灵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监狱)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