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山含翠,细雨凝烟。当清明的微风掠过闽江的波涛,那些镌刻在岁月深处的名字,又一次在人们心头泛起涟漪。 他们中,有人以毕生赤诚守护万家灯火,有人于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有人燃尽生命之光诠释警徽荣耀。他们虽已远去,却如繁星永耀苍穹,指引全省广大公安民警赓续信仰,奋勇前行。 致敬 以生命之光铸就忠诚丰碑 本报记者 周敏 披肝沥胆—忠诚铸就警魂 铁血丹心,警徽闪耀。 万家安宁,因为有你,昼夜守护。 福州西湖畔的垂柳轻拂水面,诉说着一位公安局长未竟的牵挂。2021年9月25日,省公安厅党委原委员、福州市原副市长、福州市公安局原局长潘东升倒在了他挚爱的公安事业上。“加入公安队伍,就要时刻准备好站着进来,躺着出去!”入警培训时的一番话,成为潘东升从警37年的信仰,更成为他为之不懈奋斗的终生课题。 “他像一块永不生锈的钢,淬火成刃,宁折不弯。”战友郝炬含泪追忆。潘东升走了,但他的精神早已融入福州公安的血液,成为这支队伍昂扬向前的不竭动力。 创新推出“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公安行政审批事项平均时限大幅缩短;“亲清榕城”“1188护企助企机制”护航省会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一项项便民惠企举措落地生根、造福于民,在“时代楷模”潘东升的精神指引下,福州公安以实际行动加快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继续完成他未竟的公安事业。 青山为证,铭记忠魂,一束沾着晨露的菊花静静地躺在“时代楷模”、宁德市公安局蕉城分局党委原委员、原副局长杨春的碑前。2019年1月的寒夜,这位“扫黑先锋”倒在了案件突破的前夜。离开前的48小时,他仍带病坚持,审批了74份文件;主办的宁德扫黑第一案,仅案情卷宗就有160卷……在大案、要案、难案的处置现场,他从不缺席,可是,他带领着大家向下一起涉黑大案发起冲锋时,却倒下了。 “春哥,我会把您的精神融入警队血脉,让它一直传承下去。”清明细雨中,战友詹益冬将破案捷报轻轻地放在杨春墓前,轻抚石碑,身后列队的年轻民警们目光灼灼。杨春走后,这支以他命名的“杨春警队”接过战旗,5年间破获大案要案百余起,2021年荣膺全国扫黑除恶先进集体。战报化作纸鸢,年年飞向这片青松环绕的净土。 英勇无畏—热血浇筑丰碑 一往无前,英雄无悔。 山河无恙,因为有你,以身作盾。 闽北山区的寒风,永远记得2018年跨年夜那声嘶吼。“快跑!车来了!”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南平高速公路支队四大队原民警刘才添将群众推向生的彼岸,自己却被失控的货车挤压在护栏上。新婚妻子的戒指尚存余温,1岁女儿的第一声“爸爸”再无人应答。被他救下的货车司机王早平,每年都会想起这位陌生的英雄:“是他,把生的希望给了我们!” 这份以生命守护生命的信念,在八闽警营代代相传。 在道路交通安全检查中,泉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泉港大队涂岭中队原民警潘加声毫不犹豫地将战友护在身后,自己却被醉驾摩托撞飞。2023年9月,他的儿子潘彦名成功考入福建警察学院,成为一名预备警官,接续父亲未竟的事业。“爸爸在平凡的岗位中,做出不平凡的事,今后,我要让这份警魂永远闪耀。”谈起从警理想和职业规划,潘彦名目光如炬、眼神坚定。 全省公安交警部门的战友们正用智慧警务系统织密道路安全网,2024年全省交通事故亡人数同比下降13.2%,这是对公安英烈最深情的告慰。 1986年2月,一名歹徒胸挂炸药包,突然闯入龙岩市公安局南城派出所,正在开会的所长罗雪才眼见歹徒欲引爆炸药包,便义无反顾地扑向歹徒、舍身一抱,用自己的身躯保护了战友的安全,壮烈牺牲;2003年6月,建瓯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原副主任钱小明抓起拖把,奋力追赶歹徒时,被挥刀乱砍,鲜血浸透了衣裳,伤势过重,不幸牺牲;2007年夏夜,连续72小时追凶的石狮市公安局永宁派出所原民警邱晋东,不顾战友的劝阻,主动请战参加收网行动,在搜查过程中,他突然摇摇晃晃地朝战友倒下,在热爱的岗位上停下了生命的脚步…… 时间的卷轴上,英雄的名字熠熠生辉。这些镌刻在岁月里的身影,凝聚成“福建公安英烈名录”中不朽的名字。清明细雨浸润大地,英雄虽已离去,我们未曾忘记! 鞠躬尽瘁—丹心永照山河 烽火征程,赤胆忠心。 岁月静好,因为有你,负重前行。 “报告政委,您一直牵挂着的案子终于判了,我们做到了!”大雨滂沱中,福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八大队副大队长陈巍到福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原政委郭伟民墓前,将他生前指导侦办的最后一起涉黑案件的判决书,轻轻地摆在他的遗像前。 病魔无情,带走了浑身是胆的硬汉。胃癌晚期,郭伟民仍躺在病床上电话跟踪案件进展,指导侦办细节,直至生命最后一刻。2023年3月15日23时许,他带着对公安事业的深深不舍,永远离开了人世,年仅55岁。 斯人已去,风范长存。扫黑除恶斗争持续深化,福州市刑事案件数大幅下降,破案率创历史新高,现行命案、八类暴力、“两抢”案件全部告破……2年多来,郭伟民的精神仍不断指引着福州刑侦战线的民警勇毅前行,取得新的工作成效。 “漳州110”事迹展览馆(忠诚馆)里,诏安县公安局党委原副书记、原政委戴文辉抱着即将爆炸的煤气罐冲出居民楼的照片令无数人驻足。这个总把“我还能扛”挂在嘴边的人,4次手术未能让他放弃热爱的公安事业,最终却还是被病魔带走。 2020年6月29日凌晨,连续工作48小时后,厦门市公安局同安分局交警大队原民警李秀毅因过度劳累诱发心脏骤停,不幸因公牺牲。来送别的,除了战友亲人,还有许多自发赶来的群众。“兄弟,这条路我们会替你一直守护下去!”李秀毅虽已沉睡,但是他生前时时牵念的交通安全,在交警大队全体民警的接力中,安然静好。 青山巍巍,碧水长歌。当福建公安英烈纪念碑前再次铺满鲜花,当云端祭奠页面被数万名群众的指尖点亮,福建公安用实干续写着英烈未竟的诗篇——2024年,全省社会治安呈现“三个下降”良好态势,连续5年保持现行命案全破,接报违法犯罪警情比降25%、立刑事案件比降48.1%,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数、群众财损数分别比降31%、46.8%,反诈工作成效连续3年位居全国前列,群众安全感、满意率持续提升。这些跃动的数字,是新时代八闽卫士牢记“人民的保护神”殷切嘱托的生动注脚。英雄从未远去,他们已化作春泥,滋养出更加挺拔的忠诚之林。 追思!致我永远的英雄父亲 亲爱的父亲: 又是一年清明至,春风拂过闽东的山川,却带不走我心底的思念。站在福建警察学院的训练场上,望着治安系一大队同学们坚毅的身影,我仿佛看见您穿着那身熟悉的警服,在时光的褶皱里朝我微笑。您离开的这些年,您守护过的宁德蕉城依然安宁祥和,您牵挂的百姓依然记得您雨中走访的背影,而您的女儿,正沿着您走过的路,一步步成为您期待的模样。 警徽下的背影:您教我读懂“忠诚”二字 记得小时候,您总在深夜披着星光归来,警服上沾着泥土和雨水。我问您累不累,您摸着我的小脑袋说:“守护好这座城,才能守护好咱们的家。”后来我才知道,您早已查出心脏疾病,却把诊断书锁进办公室抽屉,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仍在部署扫黑除恶的收网行动。您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鞠躬尽瘁”,那枚挂在家里的金色勋章,如今就放在我的警号牌旁,时刻提醒着我:忠诚不是响亮的口号,而是融进血脉的担当。 传承中的成长:我在您走过的路上奔跑 在课堂上,当老师讲到“枫桥经验”在社区警务中的运用时,我总会想起您那个磨得发亮的警务笔记本。泛黄的纸页间,密密麻麻记着东湖社区的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的信息……在课堂理论学习的过程中,我也一次次体会到了公安民警肩上的职责与使命。您走后,我也时常关注“杨春警队”的报道,看到您的战友们传承着您的精神,接续奋斗、砥砺前行,我忽然懂得:您从未离开,您的精神正在千千万万警察的故事里延续。 星河下的守望:我会成为您的骄傲 每次战术训练、体能拉练累到想要放弃时,我总会仰望星空。您说过,警察是暗夜里的星光,再微弱的闪烁也能给人希望。如今,我在区队操行分排名第一,在红色微讲堂比赛中夺得团体冠军,在众多课程中拿到优秀成绩—这些在警察学院成长的印记,好想亲口说给您听。今年清明节去看您时,我会带上新发的见习警员证,轻轻擦拭墓碑上您的警号。我知道,当我在毕业典礼上庄严宣誓时,当我在未来的某天像您一样把警徽戴在胸口时,春风会捎去我的誓言:您未竟的事业,女儿来接续;您守护的万家灯火,我们来照亮。 父亲,抽屉里那枚党徽、警务笔记本,还有融进骨血的警察信仰,是您留给我的精神遗产。我的从警生涯才刚刚开始,我会带着它们,在奋力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的征程上,接好您忠诚为民的接力棒,为平安福建法治福建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永远爱您的女儿:杨雯茜 于福建警察学院 “他最牵挂的地方,是我努力的起点” 讲述:谢玉梁 厦门市公安局思明分局滨北派出所社区民警 整理:本报记者 叶蔚蓉 【人物档案】 李鲲龙,生前系厦门市公安局思明分局滨北派出所社区民警。2021年11月16日,李鲲龙因工作紧张、劳累诱发急性心力衰竭,在值班期间突然晕倒在工作岗位上。经送医抢救无效,不幸因公牺牲,享年54岁。 走进厦门市思明区官任社区,我总会不自觉想起鲲龙。这里,是他生前最牵挂的地方,也是我接力做好社区警务工作的起点。 官任社区占地面积不算大,地处厦门市政治、金融中心,辖区不仅有狐尾山、筼筜湖等网红打卡点,还是外国人聚居集中的区域。过去,鲲龙把自己“钉”在社区,用“铁脚板+警务日志”的“土方法”,在社区里为群众服务,是大家公认的“老黄牛”。 2022年9月,我担任滨北派出所的社区民警,坚守在鲲龙曾经战斗过的官任社区。“认真”“脚勤”“低调”“能扛事”“宁可自己‘麻烦’,也不让群众心烦”……通过战友对鲲龙的评价,我对他越来越了解,也越发想要成为像他那样“不怕麻烦”的社区民警。 从此,我也学起鲲龙的“土方法”,一有时间就钻进社区,逐一走访社区居委会、物业、商户、银行,在最短的时间摸清社区基础情况。 有一次,辖区群众反映楼下的住户每晚练琴噪音过大,影响家人休息,双方发生言语冲突。了解情况后,我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走访,向社区、周边住户核实情况,并组织调解。 要当“不怕麻烦”的社区民警,当然要迎难而上。考虑到双方生活节奏各不相同,我们通过电话、微信、见面等多种方式沟通,做好双方思想工作。在坚持不懈的劝导下,楼下的住户同意将练琴的时间调整到每天晚上8时前。至此,一场牵扯邻里之间噪音扰民的纠纷成功化解。 家长里短、邻里矛盾、琐事口角……这些群众日常生活中的矛盾纠纷,看似是一件件“小”事,但处理不好,很可能留下风险隐患,使得矛盾冲突升级。 如今,我升级鲲龙的“土方法”,组织社会各界力量加入群防群治工作。一批社区志愿者、金融从业者、辖区老党员在我的带动下,成为我们的“反诈宣传合伙人”,经常与我到辖区开展反诈防骗宣传,发现异常时,还能与我们联动,及时止付,守护群众“钱袋子”。 铭记是最好的缅怀,传承是最好的告慰。鲲龙走后,所里每一位战友都以他为榜样,接过他手中忠诚爱民的“接力棒”,用心用情把自己融入公安事业中,在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上步履不停,奋斗不息。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