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5-05-23 16:36:01

他们,为未成年人撑起一片天

作者:记者 叶蔚蓉 实习生 黄嘉伟 通讯员 李秋云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他们,为未成年人撑起一片天

——记厦门市“未未同鹭人”讲师团

2019年,“未未同鹭人”讲师团成立;2022年,“未未同鹭人”全面升级,拓展为五大资源库……5月21日上午,厦门市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通报该院开展“未未同鹭人”工作情况。截至目前,“未未同鹭人”已有成员280人,讲师团授课700余场次,其他四大资源库共向未成年人及其家庭提供包括帮扶矫正教育、心理辅导、家庭教育指导、合适成年人到场、法律援助等服务累计超2.5万人次。

普法探“鹭”,锚定护“未”航标

2019年4月,厦门市检察院联合市教育局、市司法局成立“未未同鹭人”讲师团,在原有检察官普法队伍的基础上,邀请教师、司法行政人员加入,以小学生和中学生为主要对象开展普法,除传统公办和民办学校,讲师团还将普法课堂延伸至城乡接合部、偏远山村和特殊教育学校。

随着普法工作深入推进,厦门市未成年人法治意识显著增强,被提起公诉的未成年人数量同比下降,而未成年人被侵害案件报案率明显上升,更多“隐秘角落”的问题被关注。

2022年3月,厦门市检察院联合市教育局、市司法局、团市委、市妇联,将“未未同鹭人”拓展为讲师团、心理咨询师、法援律师、合适成年人、青少年司法社工五大资源库。除普法外,有效解决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发现的合适成年人和司法社工难找、法援律师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不到位、寻求第一时间心理危机干预的渠道闭塞等问题,从而推进司法保护和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五大保护紧密融合。资源库同时共享给公安机关和审判机关,助力形成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合力。

多元铺“鹭”,搭建护“未”体系

如何协同发力,才能使五大资源库的作用得以最大化,从而全方位织密未成年人“保护网”?厦门市检察院与市司法局、团市委、市妇联分别牵头制定各资源库运行实施办法,做好五大资源库的管理运行。

据了解,讲师团由市检察院为主管理,联合市教育局、市司法局建设课件库,为学校提供菜单式普法,纳入团市委爱心扶幼资源库,并启动“未未说法”数字化普法校本课程项目;合适成年人库、心理咨询师库由市妇联组织管理,根据涉案未成年人特点选派合适成年人到场,见证、监督讯问及询问过程,并安排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开展针对性辅导;法律援助律师库由市司法局组织管理,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及未成年被害人提供“零门槛”法律援助;青少年司法社工库由团市委组织管理,开展涉案未成年人社会调查与帮教,对行为偏差未成年人开展情绪管理、行为纠正等。

在素能提升层面,五大资源库建立健全培训、考核、监督等全流程管理机制。成立以来,“未未同鹭人”团队制作40余个涵盖禁毒、防性侵等14个主题的普法课件,借助“未检闽e站”元宇宙平台等特色载体,开展30余场专项培训,评选出30名优秀成员与20个优秀课件,全面提高成员履职能力。此外,“未未同鹭人”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展示品牌成果,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发展领“鹭”,构筑护“未”防线

近年来,厦门市检察院持续拓展护“未”基地建设。2023年,市检察院牵头联合市教育局、市妇联,在市特殊教育学校挂牌成立“未未同鹭人”家庭教育指导站,提升特殊家庭科学教养能力,联合开展临界预防;与市图书馆共建“未未同鹭人”法治教育基地,打造青少年法治讲堂、亲子读书系列活动;与第二看守所合作建立“未未同鹭人”法治教育基地,设立“青少年法治广播台”,结合典型案例、法治与心理健康、罪错人员忏悔家书等内容,进行主题授课。

在深入拓展护“未”基地建设的同时,厦门市检察院还不断加强护“未”队伍建设。以市检察院“未未同鹭人”团队为统领,厦门市六区检察院成立各具特色的“未未同鹭人”小分队,如思明区检察院的凤凰花团队、湖里区检察院的凤湖未士团队、集美区检察院的嘉集检爱团队、海沧区检察院的未海童行团队、同安区检察院的同心未爱团队、翔安区检察院的守未者团队。“检察蓝”+“志愿红”,正以最小成本发挥最大积聚效应,促推检察司法保护和其他五大保护更加紧密融合。

接下来,厦门市检察机关将与相关职能单位一起,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优机制推进“未未同鹭人”社会支持体系建设,为守护鹭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撑起一片法治蓝天。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