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闽西“枫”景别样红 ——龙岩市“三步走”探索工会维权服务新路径 近年来,在闽西红土地上,龙岩市总工会牢牢把握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践要求,通过市县联动搭框架、基层服务强辐射、数字赋能提质效的“三步走”战略,探索出一条具有山区特色的工会维权服务新路径。2023年以来,龙岩市工会系统累计化解劳动争议案件1700余件,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办结率100%,交出了一份新时代“枫桥经验”工会实践的闽西答卷。 打造中枢 构建法律服务“新高地” 位于龙岩市工人文化宫内的职工服务中心,这里被称为龙岩市工会系统劳动纠纷化解的“中枢大脑”。中心集法律咨询、争议调解、仲裁衔接、诉讼支持、心理疏导五大功能于一体,配备“职工法律援助工作站”“劳动争议仲裁派驻庭”“劳动法庭巡回点”,形成“一站式”法律服务闭环。 2025年2月,龙岩市某快递公司因经营不善,出现集体欠薪情况,职工中心发现隐患后,及时与园区工会负责人、职工群众了解情况,并指派工会法律援助律师团队第一时间前往公司进行协商协调。与此同时,中心牵头协同法院、人社、司法等部门开展欠薪情况处理研讨会,着力解决欠薪事宜。前后耗时5天,就为30名职工追回欠薪,有效避免了群体性事件发生。 “市级中心既要当‘急诊室’,更要作‘预防科’。”龙岩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市级职工服务中心设立劳动争议源头治理协同中心,协同法院、检察院、人社、司法等履行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司法监督等职责,由公益律师、金牌调解员、司法工作者、工会干部等270人组成法律服务“帮帮团”,通过志愿服务+购买服务方式,使劳动争议调解在早期、化解在局部、解决在萌芽状态。 建设基地 形成园区治理“主阵地” 在武平县工业园区,占地238平方米的职工法律服务一体化基地显得格外醒目。如今,这个集职工法援室、调解工作室、劳动仲裁庭、劳动法庭于一体的“两室两庭”综合体,高效、便捷地为园区80多家企业、3700名职工提供普法教育、劳动纠纷调解、法律援助、劳动仲裁、司法裁决等一条龙服务,已然成为解决园区劳动纠纷的“起点站”和“终点站”。 2023年9月24日,93名职工焦急地来到武平工业园区法律服务一体化基地寻求帮助。“已经3个月没发工资了,现在公司也破产了,复工复产无望,我们现在只想拿回工资!”工作人员了解得知,这93名职工都是武平县某电路有限公司的职工,该公司因经营不善,宣告破产,拖欠93名职工7-9月份工资,职工们多次向老板催要未果,心急如焚,情绪激动。 武平工业园区职工法律服务一体化基地立即对情况进行调查取证,并联合人社局调解员联系企业方沟通协调。经工会、人社、法院多方协调联动,决定开通绿色服务通道,按工会调解—人社仲裁—法院执行“三步走”快速程序办理,把拖欠工资列入拍卖资金先行支付范畴。2023年9月26日,基地召集双方当事人开展调解工作,最终达成一致意见:该公司应于2023年9月27日前支付所欠工资1265052元。因企业方无力支付,职工立即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将冻结公司拍卖所获资金,先行用于支付工人工资。 自2021年4月30日投入使用以来,武平县工业园区职工法律服务一体化基地已成功调解劳资纠纷62件,涉及金额1642万元,矛盾纠纷发生率同比下降43%,该园区获评“2021年度福建省和谐劳动关系工业园区”。 2020年起,龙岩市总工会按照省总工会部署,在全市11家工业园区建成“园区枫桥”职工法律服务一体化基地,其中6家获评省级优秀(示范)基地。 “过去职工维权要跑多个部门,现在走进一扇门就能解决问题。”龙岩市总工会负责人介绍,龙岩市在“工会+法院、司法行政、人社”劳动纠纷全流程调处的基础上,增加信访、公安、园区管委会等部门力量,形成“4+N”工作格局,制定职工“维权线路图”,实施繁简分流“二步分解法”和劳动纠纷“三级响应”分级处理机制,将劳动争议案件调解办结时长压缩30%以上,极大地帮助职工节约维权成本。截至目前,全市各级工会依托“园区枫桥”机制累计发放《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提示函》86份、《意见书》8份,化解矛盾纠纷530余件,为职工挽回损失金额约3900万元。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