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5-07-02 11:29:22

“迷失”灵魂的回归路

作者:本报记者 陈浩 通讯员 詹琼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谢谢你们,现在我能重新融入社会多亏了你们的帮助!”日前,刑满释放人员杜某终于在建瓯市落户成功。回想起刚出狱时,无亲无靠,没有住所,也没有收入来源的困境,杜某对自己生活的前路一片迷茫。然而,南平市延平区司法局的一系列暖心举措,如同冬日暖阳,为他照亮了回归社会的路。

杜某因犯盗窃罪入狱服刑,却无身份证,无户口,被列为“三假”人员。去年4月3日,延平区司法局接到武夷山监狱关于杜某的预释放通知。

“我们第一时间与监狱核实情况,并逐一核对杜某的身份信息,查验释放证明等文书,全面了解其在服刑期间的改造表现、心理状态和身体状况。”据延平区司法局工作人员介绍,为了探寻杜某的过往,他们还向延平公安机关查阅了其相关案件讯问笔录。

原来,杜某自幼被家住建瓯市的养父母收养,养父母过世后,无人监管的他逐渐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如今,他在延平区无亲无靠,没有住所,也没有收入来源,安置工作困难重重。

面对这样的难题,延平区司法局迅速将杜某的情况和安置建议向上级部门汇报,并在延平区委区政府和南平市司法局的指导下,提前对接公安、民政、水东街道等,成立工作专班,共同协商部署。大家只有一个目标:确保杜某释放当日就能“出监有人接、生活有保障、当日有住处”。

2024年4月19日,延平区司法局水东司法所顺利完成了杜某的安置帮教无缝衔接工作。当杜某走出监狱的那一刻,看到前来迎接他的司法局工作人员,眼中满是惊讶与感激。“我人生中最难忘的事情,除了进监,就是出狱了。我至今还清清楚楚记得出狱那天发生的事。”杜某回忆说。

完成衔接工作后,延平区司法局对杜某的帮扶才刚刚开始。他们将杜某列为重点帮扶对象,从生活的各个方面给予关怀。首先是解决住所问题,工作人员四处奔波,在辖区某招待所协调到一间价格低廉的住房,让杜某有了一个安全温暖的家。接着,为了帮助杜某实现自力更生,延平区司法局积极为他推荐就业岗位,帮他联系了辖区一针织厂,落实就业事宜。

然而,杜某无户口的问题始终像一块大石头,沉甸甸地压在工作人员的心头。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延平区司法局组建核查专班,联合公安机关相关部门开展身份溯源工作。“我们调取了相关信息记录,得知杜某养父母家庭系建瓯籍人士,且他在那边有较长的居住史。”工作人员说。

了解情况后,延平区司法局便组织水东司法所工作人员、水东派出所民警,带着杜某前往建瓯市他早期的居住地。在那里,工作人员开展了大量艰苦细致的调查走访工作,终于找到了杜某在建瓯长期生活的有力依据。2024年7月9日,延平区司法局向建瓯市公安局发函,通报收集到的居住线索,并请求协助杜某落户。

此后,延平区司法局与建瓯市公安局多次展开深度沟通协调。最终,杜某在建瓯市的户口在今年5月26日成功办理。那一刻,杜某激动得热泪盈眶,他知道,自己终于真正地“有了身份”,可以堂堂正正地生活在这个社会上。

在此后的日常帮教中,延平区司法局同样用心。该局工作人员积极联系他小时候的朋友,通过朋友的力量,重建杜某生活自信,更好地融入社会。如今,杜某的生活已经走上正轨,对他而言,未来的每一天都将阳光明媚。

延平区司法局对杜某的帮扶,是一场爱心的接力,是对每一个迷失灵魂的不放弃、不抛弃。在他们的努力下,杜某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人生焕发出了光彩。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