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5-07-02 16:17:08

寿宁县司法局“分餐制”精准普法——让法治宣传“对味”又“走心”

作者:本报记者 黄歆宸 通讯员 魏眉妹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诈骗分子套路深,大家务必多加防备,接到陌生电话一定要保持警惕……”在寿宁县的田间地头、大街小巷,这样的宣传场景已成为常态。

自“八五”普法启动以来,寿宁县司法局悄然上演着一场法治“破壁”行动。司法局不再“单打独斗”,而是织就一张覆盖49个部门的责任网,用“分餐制”精准普及法律知识,让网格员变身“法治探头”,把调解室搬进校园。当普法从“文件要求”变成“群众点单”,当工作要求从“软任务”转化为“硬约束”,寿宁这座小城用“滴水穿石”的韧劲,让法治的种子在乡村生根发芽。

统筹部署 创新实践

时间表、线路图、部署会……自“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寿宁县司法局坚持将普法工作纳入法治建设总体部署、社会发展规划和综合绩效考核,明确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普法学习计划和普法责任清单。各板块、各部门多点发力,进一步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创新打造普法品牌、大力繁荣法治文化、深入融入法治实践,将普法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新思路、新理念、新举措不断涌现。寿宁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普法依法治理,多次进行部署强调。寿宁县司法局围绕中心工作统筹谋划,督促各单位落实普法责任制。县委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推动普法工作深入开展。

寿宁县司法局强化责任分工,制定《重点县直机关普法责任清单》,明确49个部门职责,并公开履职报告接受监督。每年下发《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要点》,细化乡镇和部门年度任务,构建齐抓共管格局。同时,将普法纳入乡镇履职清单,通过普法主管部门及群众监督等方式,推动普法工作由“软任务”转化为“硬要求”,形成“群众点单——清单明责——社会监督”的闭环管理体系。

近年来,该局围绕群众关注的经济纠纷、婚姻家庭、宅基地使用、未成年人保护、森林防火等热点问题,总结提炼出“分餐制”精准普法经验模式,受到省市相关部门关注;自主创办的《说理说法》栏目作为法治宣传创新品牌,获市委政法委充分肯定,并在全市推广;创新实践的《寿宁县打造“校园枫桥”新机制》被福建省司法厅选录为“调解148”之“系列枫桥”篇典型案例,并在全省范围推广;创新的“蒲公英+网格”普法工作机制,被福建省司法厅推广。

网格聚力 法润民心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蚁穴溃堤在须臾之间。群众法治意识的培养,需要春风化雨般的浸润与坚持。”寿宁县清源司法所的协理员许丽丽如是说。平日里,她走村串户,既当调解员又当普法宣讲员。

近年来,寿宁县司法局加强普法队伍建设,通过构建“1+2+N”网格普法体系,以一级网格为单元,整合网格员、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司法干警、行政执法人员、社会团体等力量,组成“蒲公英”普法志愿者队伍。该局同步推进队伍法治素养提升和群众法治意识培育两条主线,联动多方责任主体,开展多样化普法活动,实现法律知识全覆盖,确保基层普法工作月度有主题、季度有进展、年度见实效。

“网格员就是普法工作的‘探头’,只有利用好这些资源,才能更好地了解群众的需求。网格员熟悉村内情况,能够收集常见问题,并反馈至司法所,司法所据此针对性地开展法治宣传和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下党司法所工作人员介绍道。

寿宁县司法局通过普法责任与网格化服务管理深度融合,推进法治建设。各普法责任单位结合部门职责制作普法周报、短视频、口袋书等普法材料,并安排专人在普法节点前提交至县委依法治县办审核,最终通过“智理廊乡”平台推送至各网格。同时,各单位在线下通过设立咨询点、入户走访等形式,开展“送法进网格”活动,将法律知识直接送达群众身边,让普法宣传“看得见、听得懂、记得住”。

截至目前,“蒲公英”公益普法服务平台注册1162人,志愿服务达8568小时。培育农村“法律明白人”900名,开展“法律明白人”暨网格员培训30余场次。

按需普法 精准惠民

如何让普法内容更贴合群众需求,让群众乐于参与普法活动?“分餐制”普法或许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创新形式。

“以前总觉得民法典又厚又难懂,现在你们把这些条文结合我家宅基地的事来讲,可算听明白了!”芹洋村村民李大娘拿着普法手册,听得津津有味。5月21日,寿宁县芹洋司法所组织“蒲公英”普法志愿队分队——“古道热肠”普法志愿队,深入阜莽村、芹洋村开展“民法进民居,民法进商户”主题宣传活动。

“以前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大多是由主管单位决定宣传内容,制作宣传材料下发,群众需求往往被忽视。现在我们通过打造‘分餐制’普法服务,让普法更精准。”寿宁县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同时,寿宁县司法局紧抓青少年法治教育“关键时期”,通过聘任50名公检法司专业人士担任法治副校(园)长,开展校园法治活动,并在寿宁一中、县职业技术学校、寿宁二中、县第二实验小学等中小学建立“校园枫桥”调解工作室,有效架起家校沟通桥梁,维护师生合法权益,这一创新工作机制获得省司法厅的认可和推广。

自“八五”普法以来,寿宁县司法局始终紧扣群众实际需求,持续推进法治文化建设。目前,全县现有1个国家级和9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有“老练调解工作室”“老韦调解室工作室”等一批调解工作室,并在寿宁县南阳镇含溪村挂牌建立寿宁县红色法治教育基地等,通过以点带面,推进全县普法阵地建设。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