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福建法治网 > 正文
2025-07-07 14:48:39

一把裁纸刀

作者:林祥娥   来源:林祥娥   责任编辑:

每当拿起刮刀刮果皮时,脑海中总会浮现出一把长约20公分,宽约2公分,最厚处不到0.3公分的银白色裁纸刀。

印象中,刀是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它一头是一道美丽的弧线,比较薄,发出明晃晃的金属光泽,一看便知锋利无比。“那把刀很利,要慢点,要小心。”隐约中,似乎听到外公亲切温和且充满关爱的声音穿越时空而来。

和家人聊起这把刀,才知道这是外公特意让铁匠打制的,是一个陪伴着数代人的老物件,目前还在外公的老宅里。似乎身材变瘦小了,但还能削果皮、切西瓜。算算年龄,应该也近百岁了,可谓是宝刀未老。

老物件总是带着太多的回忆和故事,关于这把裁纸刀,因为用过的人、经过的事,也已让它成为一个经过岁月沉淀的宝藏,在不知不觉中融入我们一代代家人的记忆长河,水不干,情不忘。如果它有记忆,是否还会记得曾经和它握过手的人呢?

有一个场面在记忆中无数次上演着:在一张有靠背的黄绿色竹椅上,一把裁纸刀在外公手上流畅行走着,神情专注慈祥充满爱,很快,饱满香甜的水果便递到我们手上,有苹果,有黄花梨,咬一口,汁多味甜,幸福无比,外公有时会舔一口果皮内侧的水分,我们笑了,他也笑了。

那个场景如快进的电影片段,一帧帧画面滚动,画面中间,有外公日益增多的皱纹和白发,还有我们在稚嫩和成熟间变换着的脸庞。相同的是,那一把闪着光的裁纸刀,和那一道道没有断开的“水果皮带”。

外公削果皮的技术很好,他总是习惯从水果顶端肚脐处下刀,旋转一圈后螺旋往下,从上到下都削得干干净净,而且几乎每一个削完的果皮都能连贯成一条长长的带子,近乎完美,让我们佩服不已,总想学会,但当时总也学不会,因为那把刀太锋利,外公不允许。

外公的厨艺很好,记得春节前,因为怕我们没有东西吃,他总喜欢竭尽全力给孩子们准备很多平时不容易吃到的糕点,其中就有红糖年糕、芋头糕、沙琪玛、马蹄糕。无论是一笼笼大大圆圆的花生红糖年糕、芋头糕,还是一块块大大方方的沙琪玛、马蹄糕,在外公和那把裁纸刀的共舞下,总能被切割得整整齐齐,成为一块块慰藉我们味蕾的美食,让我们找到那个年代最单纯、最真实的快乐和幸福。

红糖年糕的保质期相对较长,外婆喜欢把放凉后的红糖年糕移到大大的簸箕里,放到老宅的阁楼上,为取用方便,总会把裁纸刀留在旁边。孩子们就喜欢时不时通过楼梯跑上阁楼,“偷偷”用裁纸刀切下一小块年糕当零食,虽然凉的年糕有点硬,但是味道香甜有嚼劲,如今想起依然垂涎三尺。外公每每看到拿着年糕的我们,总免不了提醒一句“那把刀很利,要慢点,要小心”。

记得有一年,勤劳的外公外婆在山上种了一片西瓜,因为细心呵护,当年的西瓜又大又甜,椭圆形的外表被翠绿色的西瓜皮覆盖着,光滑透亮的模样惹人怜爱,几乎每个都有十来斤重,如一个个巨大的翡翠,一个大水桶也仅能装的下一个西瓜。

对于来买西瓜的乡亲们,外公都热情接待,每斤西瓜仅售一毛钱,成本价都不够,外公说,乡亲们也都不容易。为了确保买走的西瓜质量,善良实诚的外公总是在对方拍打听声选瓜后,用那把刀在西瓜的肚子处割一个有点深的小三角锥型口,拔出后让其试吃一下带出的果肉,觉得好再买走,不好的话可以再换,裁纸刀已然成了把握西瓜好坏的一把戒尺,而且尽职尽责。

如此做“生意”,自然赚不了钱,可外公外婆并不抱怨,只是便宜了我们这些孩子,房间堆放着的一个个大西瓜成了炎炎夏日中绝佳的消暑水果。锋利的裁纸刀下,有时西瓜是被对半切开,一声脆亮的“啪啪”声中,大西瓜瞬间变身为两个存放着绝佳冰凉饮品的大缸,我们总喜欢用勺子直接一口口舀着吃,甚是满足和欢喜;有时西瓜被切成一片片扇形,水分充足、颜色鲜红、甜度适中的西瓜在手,入口,便觉凉意升起,如火的骄阳仿佛也渐失了它的功力,夏天似乎也有了别样的清爽。

后来,外公外婆老了,病了,那把裁纸刀就成了我们为他们削果皮的工具,虽然我们仍然没有学会外公果皮不断的绝技,但是那份带着爱的专注没有消失,在裁纸刀下传递的那份亲情没有断。

如今,在漫长岁月的磨砺中,那把裁纸刀变薄、变小了,但它依然算的上我们的“传家宝”,因为它的身上蕴含着包括外公外婆在内的一代代家人握过的印记,以及那份带着爱的温度,经过岁月长河洗礼,愈发铮亮。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