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办事窗口”升级为“民生管家” ——清流县嵩口镇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近年来,清流县嵩口镇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镇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摆在重要位置,通过“135”工作法(即建好一个中心、用好三支队伍、做好五项事情),实现对群众各类诉求的“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目标,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为建设高水平“平安嵩口”提供有力保障。 建好“解忧铺”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以前这栋楼一直闲置,到处挂着蜘蛛网,群众都不愿意靠近。如今,政府盘活了这栋楼,把它建设成镇综治中心,群众有什么诉求都可以到那里寻求帮助。”在嵩口镇综治中心对面的商铺,老板黄先生一边经营生意,一边热情地向记者介绍综治中心的“前世今生”。 2024年以来,嵩口镇以“盘活资源、便民利民”为导向,通过多方协调流转出原嵩口国税闲置办公楼,并投入相应资金升级硬件设施,用作镇综治中心建设。该中心位于镇政府门口,交通便利,内部设置引导受理区、多元化解区、指挥调度区三大核心功能区,并创新打造乡贤评理室、心理咨询室等特色服务区域,实现“一站式”全量受理群众反映的矛盾纠纷等各类诉求。 为让服务更贴近群众需求,镇综治中心推行“常驻+轮驻”模式,整合司法所、派出所等部门,结合便民服务大厅建设,聘请乡贤、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黄正根坐镇心理咨询室,让群众“进一扇门”即可办理矛盾纠纷、政策咨询、业务登记等事项。 自建成以来,该中心共受理来访群众诉求和业务办理900多件,成为群众“找得到门、说得上话、办得成事”的“解忧铺”。 建设“尖刀排” 化解群众矛盾纠纷 “你们快点来呀,他们在田里快打起来了,我们大伙都不敢靠近劝架,再晚要出大事!”今年5月,嵩口镇马排村村民何某旺与何某和因田埂硬化一事产生纠纷,双方即将发生肢体冲突,其他村民第一时间寻求马排村村委会调解。经村委会工作人员调解,双方仍未和解。 村委会遂将该起纠纷同步上报到镇综治中心。经研判,镇综治中心立即组织司法所、派出所介入,并通知包村领导赶赴现场开展联合调解。通过“面对面”说法、“背靠背”协调等专业调解方式,双方终于握手言和。 近年来,嵩口镇积极探索如何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向“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跨越,并结合县里打造的“乡贤+”品牌,着力抓好“三支队伍”建设,即一支由各村综治协理员组成的基层调解队伍、一支由政府退休干部和企业家等组成的特色调解队伍,以及一支由公安、司法、信访、劳保、村建、卫健、自然资源等行业主管单位组成的专业调解队伍。 2024年以来,“三支队伍”累计排查土地纠纷、邻里矛盾等96起,成功化解95起,化解率达98.95%,实现多年来零越级访、零群体访、零群体性事件发生。 做好“身边事”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你们有没有懂法律的工作人员,我这里有份购鱼合同。我看不懂这些条款,以往都是熟人口头订购,这个收购商要的量大,要求我们一定要签订合同。麻烦你们帮我看看可不可以签?”前不久,清流县沧龙渔业专业合作社社员小陈一早就跑到嵩口镇综治中心寻求帮助。该中心工作人员立即联系司法所和法律顾问帮忙核对合同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保障了小陈的合法权益。 如今,镇综治中心正逐渐成为当地群众信赖、产业发展的“暖心巢”“助推器”。该中心始终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将化解矛盾纠纷、强化便民服务、打造“乡贤+”品牌、帮扶重点人员、加强法治宣传等五项工作融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过程中,让综治中心从“办事窗口”升级为“民生管家”。 不仅如此,嵩口镇还通过强化综治视联网和“明心通”平台建设,引导乡贤参与基层治理,对重点人员进行心理矫治、就业帮扶和提供“一人一档”个性化服务,开展法治、反诈、禁毒等宣传措施,全面提升政法工作护航能力,不断营造法治社会氛围,助推镇域内各项民生事业蒸蒸日上。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