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岩鹰淬炼 青春铸剑 ——大田县公安局精准培育激活青年民警成长动能 “多亏小郑警官及时拦截,不然我的养老钱就全没了!”提起那场惊心动魄的被诈骗经历,林某仍心有余悸。6月18日,大田县公安局“00后”新警郑潇奕凭借敏锐洞察和专业处置,成功劝阻正陷入投资理财骗局的林某,为其止损30万元。 从“职场小白”到“反诈尖兵”,郑潇奕的成长,正是大田县公安局“岩鹰计划”青年民警精准培育工程的生动写照。自2021年启动以来,该工程通过“精准滴灌”“实战砺剑”“多维赋能”三大路径,推动占全局警力25%的青年民警成长为守护平安的坚实力量。 精准滴灌 绘就成长“路线图” “第一次参与抓捕行动时,紧张得连手铐都差点打不开。”刑侦大队民警陈俊杰回忆说。 陈俊杰等新警的成长历程,折射出“岩鹰计划”的显著成效。近年来,大田县公安局党委将新警培育作为队伍建设的“源头工程”,构建起“县局统筹、警种协同、单位实施、个人融入”的四维培育体系。 为确保新警得到优质历练,大田县公安局以“警师水平高、执法质量优、培养氛围浓、工作成效好”为标准,精心挑选刑侦大队、城关派出所两个示范基地作为“练兵场”,同时推行“警师制”,为每名新警配备由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组成的指导团队,从执法规范到群众工作、从思想引导到职业规划,进行“一对一”精准帮带。“‘全市优秀共产党员’卢新斌手把手教我梳理案件线索、制作法律文书,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陈俊杰感慨地说。 此外,新制定的《“岩鹰计划”实施方案》也明确了“一年跟着干、两年能单干、三年成骨干”的成长路径,并细化年度任务清单。在能力培养上,坚持“三力并举”:通过红色教育基地实地研学、英模事迹分享会等形式铸牢忠诚警魂;常态化开展警情处置、执法办案、公文写作等基础业务培训,夯实岗位技能;开设“公安大讲堂”,引入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应用等前沿知识,提升智慧警务能力。 实战砺剑 锤炼履职“硬翅膀” “刚入职时面对复杂警情不知从何下手,如今已能独当一面,‘岩鹰计划’就是我的成长指南。”“执法标兵”范德对从警初期的情形记忆犹新。 为帮助新警快速适应实战需求,大田县公安局推行“阶梯式”成长模式,从基础接处警到复杂案件侦办,从社区警务到专项行动,逐步增加任务难度,让新警在真刀真枪的实战中积累经验、锤炼本领。同时,建立容错纠错机制,鼓励新警大胆尝试、勇于创新。 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是新警成长的“助推器”。该局还通过建立“周日志、月小结、季评估”动态跟踪机制,对新警的工作表现、能力提升等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培养方案。“通过定期评估,我们能精准发现新警的短板,量身定制培养计划。”该局党委委员、政工室主任苏炉介绍。 严管砺石成玉,厚爱润物无声。大田县公安局不但常态化开展谈心家访,及时了解新警思想动态,还建立维权慰问机制,为依法履职的新警撑腰鼓劲,切实消除后顾之忧,激发队伍内生动力。 多维赋能 搭建成长“大舞台” 在大田县公安局,“岩鹰之窗”宣传栏的新警先进事迹熠熠生辉;“新鹰奖”“青年民警之星”评选活动中,青年民警同台竞技、互学互鉴……一系列创新举措,在短时间内为新警搭建起了展示自我、快速成长的广阔舞台。 “比武中,我不仅提升了业务能力,还从其他同事身上学到了实用技巧。”今年2月,在岗位技能竞赛中获“新鹰奖”的詹子俊深有感触。 实战练兵场,注定成为检验新警能力的“试金石”——大田县公安局通过开展案卷评查、模拟警情处置、实战技能比武等活动,全面检验新警学习成果。同时,将表现突出的“苗子型”新警纳入重点培养名单,优先提供培训深造、岗位历练机会。此外,通过打造“新警心向党”党建品牌,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红色教育等,强化新警政治担当…… 4年来,“岩鹰计划”结出累累硕果:新警累计参与破获各类案件500多起,化解矛盾纠纷3000多起,涌现出一批业务骨干和岗位标兵,入选市级以上人才库13人。这支充满朝气与活力的青年民警队伍,正以扎实的专业素养和昂扬的精神风貌,为“平安大田”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