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5-07-22 10:01:18

莆田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推出“码上监督”——给执法行为做“CT扫描”

作者:陈静 陈琦 陈燕春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嘀……”近日,莆田双赢物流园货车司机老张扫码后,手机屏幕上弹出的界面让他直呼“神了”: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等10余类执法问题列成“菜单”,甚至连“权钱交易”“吃拿卡要”的细节都能精准勾选。这张莆田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推出的“码上问卷”二维码,堪称交通执法的“AI监督官”,让群众指尖轻点,就能给执法行为做“CT扫描”。

问题清单

瞄准执法“微腐败”

“我们就是想让群众举报从‘模糊投诉’变成‘精准狙击’。” 莆田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整治基层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行动工作专班主任许晓霞介绍,扫码界面的问题清单直指执法“老大难”。

乱检查(越权、重复检查)、乱查封(超期扣押、滥用查封)等顽疾,被拆解成具象化选项,每个选项都对应交通运输部整治的“硬骨头”问题。比如“吃拿卡要”条目下,清晰列出开具“罚款月票”私放违法车船,与“黄牛”勾结分赃吃回扣等细节,精准瞄准基层执法“微腐败”。

“以前举报像‘盲人摸象’,现在对着清单一勾,执法漏洞立马‘现形’。” 老张的感受道出了清单设计的初衷——让每一个选项都成为精准监督的“瞄准镜”。

闭环治理

24小时锁定症结

“这张二维码构建的智能闭环,让监督从‘零散反馈’升级为‘系统治理’。” 许晓霞介绍,群众提交的每条信息,都会转化为数据画像里的精准坐标。

后台通过数据自动“标注”问题集中的执法环节和规范薄弱区域,24小时内即可锁定症结:或是重复检查的流程漏洞,或是裁量不一的执法偏差。据此启动的“问题溯源——标准校准——全员规范”流程,推动执法标准从“因人而异”转向“一把尺子量到底”。

这种“用数据找病灶、用机制改顽疾”的模式,让每一次扫码都成为执法规范的“校准点”,更推动基层治理从“被动应对”跃向“主动预警”,实现“监督一次、规范一片、提升一层”的治理实效。

数字监督

推动执法更规范

“最具创新性的是二维码里的‘其他问题’选项。” 许晓霞介绍,群众通过“其他问题”反映的新情况,直接成为执法支队完善执法规范的依据。在一次次扫码与整改的循环中,交通执法的“规矩”越立越细,治理的根基越扎越深。

这种“监督数据反哺制度完善”的生长力,让二维码跳出问题“接收器”的单一角色,成为执法规范迭代的“助推器”,让监督的治理效果更精准、更贴合实际需求。

“码上监督”不仅畅通了群众参与渠道,更以数字化精准靶向行业痼疾,将基层执法整治与群众体验深度绑定。莆田市这张“执法CT扫描码”正以“码上革命”书写着“群众监督+数字治理”的新样本,让交通执法在数据驱动下持续提质增效。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