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链强基 锻造党业融合标杆 抓好党建是最大的政绩,办好案子是第一要务。如何实现党建工作与审判业务深度融合? 晋江法院坚持党建与业务一体推进、一体考核,每年召开两次党组会专题研讨党建工作议题、一次党建述职评议会议、一次部门务虚会议,压实责任、细化管理。同时,制定部门工作职责和个人岗位职责“两张清单”,把党建业务融合的“软要求”变成目标指引的“硬标杆”,让每一份办案成绩单都成为检验党建成效的直观标尺。 晋江法院组织召开晋江某兴集团重整案听证会 “感谢法院通过司法重整保住了企业,也保住了近3000名企业职工的生计。”在晋江某兴集团重整案听证会上,员工代表紧握晋江法院法官吴晓燕的手,热泪盈眶。这家创立于1997年的涤纶生产企业,曾因经营不善陷入绝境。2023年初,债权人对该集团旗下的一家企业申请预重整后,该院金融庭党支部第一时间将案件列为书记重点项目,时任支部书记的吴晓燕带队,党员寿华杰、吴燕真组成合议庭,全力投入企业挽救工作。 合议庭经过实地走访,发现企业市场发展前景较好,核心生产技术专利仍有竞争优势,具有挽救的价值,随即裁定受理重整申请。同时,为统筹推进关联案件高效审理,经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指定,晋江法院同步受理该集团旗下另外4家公司的重整案件。 在依法批准管理人的过程中,合议庭要求承诺“市场不丢、生产不断、职工不乱”,并创新性将绿色发展理念植入重整全程。最终,引入世界500强之一的浙江某逸集团作为重整投资方,提供13.28亿元偿债资金购买5家公司资产及股权、营业事务等,近3000名企业职工被重整投资方全盘接收、安稳就业。 这样的融合实践比比皆是。晋江法院以“支部建在庭上”为基础,通过党员先锋岗、示范庭建设树起标杆,以“一支部一品牌”建设拓宽路径,让“红链”延伸至审判执行各环节:刑二庭党支部以书记重点项目攻坚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犯罪,用扎实办案守护群众“钱袋子”;执行局党支部依托书记重点项目,成立诉求管理中心、终本案件管理团队、案款对接小组,精准破解执行旧案“案不好查、人不好找、钱不好拿”难题;知识产权庭党支部以书记重点项目推动建设“晋江市品牌发展保护展示中心”,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 “红链强基”理念下,党业融合结出丰硕成果。“‘晋江经验’红色诚信样板”“司法品牌红色保护驿站”“红色流动法庭”等特色党建项目百花齐放,不仅成为司法服务的“金字招牌”,还连续多年获评荣誉,真正实现党建与业务“1+1>2”的倍增效应。 红心惠民 延伸司法服务触角 “幸好有专业法律指导,我们村的这起火灾事故受害人才能得到及时救助。”提起村里发生的一起严重火灾事故,晋江内坑镇宅内村村书记李先生再次为晋江法院法官王凤毛的专业指导点赞。 该起事故发生后,因火灾受害者伤情严重,且房东与租户在救助金问题上僵持不下,挂钩该村的王凤毛迅速响应,凭借专业法律素养,给出“村委会先行垫付、后续依法追偿”的指导意见,为受害者争取到宝贵救治时间,也为后续矛盾纠纷化解奠定良好基础。 这是晋江法院司法为民的一个缩影。 党建是司法为民的“根”与“魂”。晋江法院重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警先锋模范的带头作用,坚持“群众需求在哪里,司法服务就跟进到哪里”。该院积极释放司法资源优势、法官人才优势,组织20个支部60余名党员,到挂钩帮扶的后坑村、上方村、宅内村开展诉前化解、法律咨询等多种活动,把司法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晋江法院党员干警到村(社区)参与“双报到”普法 为进一步拓展司法服务广度与深度,该院融入“党建+”邻里中心工作建设,精心打造多个“邻里法庭”“共享法庭”,不仅丰富了“家门口”司法服务“前哨岗”内容,更让纠纷化解从传统的“群众跑法院”变为“法官跑基层”,大大提高了司法服务效率。 此外,晋江法院积极贯彻“四下基层”,推动落实“百千工程”联系机制,组织42名市管干部分别挂钩重点、薄弱村的网格建设,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针对银利大厦消防设施改造提升等问题,机关党委党员先锋队主动上门“把脉问诊”,全面摸排困难,制定帮扶项目,实现精准对接、精准服务。 从村庄院落到小区楼宇,晋江法院用“红心”织密司法服务网,让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服务瞬间感受到温度与力量,以实际行动擦亮司法为民的底色。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