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日上午,福建省公安厅机关志愿服务队组织福建警察学院学生仪仗队为福州市钱塘小学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 晨光熹微,书声再起。当校园重新充盈欢声笑语,我省公安机关按照省公安厅党委统一部署、主动作为,筑牢开学安全防线。 从校园周边交通疏导、治安巡逻,到校园内部安全检查、反诈宣传;从“护学岗”的暖心坚守,到为新生提供入学指引,公安民警辅警用脚步丈量责任,用行动守护平安。每一次细致排查、每一次耐心叮嘱,都是永当“人民的保护神”的生动诠释。 本期公安法治专刊聚焦护学一线,通过鲜活故事与真实场景,展现我省公安机关护航开学季的扎实举措与担当精神。 醒目“荧光绿”,畅通学子上学道 □本报记者 王淯滢 通讯员 齐铭 秋意渐浓,新学期如约而至。一抹抹醒目的“荧光绿”早已来到校园周边的路口、路段。厦门市公安局交警部门的民警早早就到岗就位,以“一校一策”精准疏导交通、严管整治净化周边通行环境、宣教融合筑牢安全防线,为全市90余万名学生铺就一条顺畅、平安的上学路。 今年秋季开学,厦门多所学校面临校址新增或调整。为此,厦门市公安局交警部门将16所交通影响较明显的学校列为重点,会同属地街镇、教育部门,制定个性化方案。同时,对原有校址不变的学校,精准预判学校周边可能出现的缓行路段、时段,并广泛发布开学季“两公布一提示”,引导市民错峰出行、绕行校园周边路段,让交通疏导更具针对性。 9月1日上午7时许,厦门市思明区湖滨片区格外热闹,经过改造升级后,湖滨中学、滨东小学、外国语附属小学等5所学校同时迁回新校区。 在外国语附属小学门口,厦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思明大队筼筜中队民警正引导接送车辆有序进入地下环隧停车场。井然有序的背后,是湖滨片区全新交通组织方案发挥的关键作用。湖滨片区共设有5处公共地下车行入口和4处公共地下车行出口,湖滨中学、滨东小学和外国语附属小学还设有学校独立的车库出入口,有效分散路面交通流量,避免接送高峰的拥堵乱象。 厦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湖里大队不仅通过物理设施优化交通流线,还加大了科技投入和执法力度,加强违停车辆整治力度,增设停车标志和停车场引导标志。经改造后,车辆有序循环,因道路资源有限会车不畅的问题迎刃而解,通行效率显著提升。 厦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思明大队的创新做法也尤为亮眼,创新采用“动态巡线+定点疏导”模式,启用警用无人机,实时劝导可能交通违法的车辆,在事故现场引导当事人移至安全区域。这种“空地联动”的模式让应急响应更具灵活性。 厦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思明大队民警携卡通公仔进校园开展交通安全“开学第一课”。 (邹泽炜 摄) 交通疏导之外,交通安全宣教也同步推进。9月1日,厦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思明大队交警装扮的卡通形象“萌小警”在公园小学门口迎接学生入校,校园内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着交通安全教育视频;厦门市公安局海沧分局交警大队“五色花联盟”志愿宣讲团成员走进辖区学校,通过多种形式上好交通安全“开学第一课”,覆盖海沧区40所学校。此外,厦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还多渠道发送《新学期致广大学生及家长的一封信》,全面筑牢广大学生群体交通安全意识,提升学生“知危险,会避险”能力水平。 “开学首日的进校园交通安全宣教活动是新学年学生交通安全宣教工作的起点,对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将贯穿全年始终。”厦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交通安全宣传法制大队大队长陈志杰表示。 守好“开学季”,安全不能打折扣 □本报记者 彭冬晴 9月1日上午10时,三明市实验幼儿园东安分园的操场上,一声清亮哨响骤然响起。“‘歹徒’持棍冲击校门!安保人员立即启动最小应急单元!”随着指令下达,一场由三明市公安局三元分局、三明市实验幼儿园联合开展的校园反恐应急演练正式拉开帷幕。 演练现场,1名“歹徒”手持棍棒从校外冲向校门口,值班老师迅速吹响哨子、摁下报警铃;正在操场上玩耍的孩子们听到哨声,立刻弯下腰,在老师的带领下有序撤向教学楼。与此同时,2名安保人员火速出击:一人持盾牌迎上,用盾面精准抵挡“歹徒”的棍击,顺势将其掀翻在地;另一人手持钢叉,箭步上前锁住“歹徒”持棍的惯用手,并将木棍踢落在地。在三明市公安局三元分局巡特警反恐大队民警的指导下,从“歹徒”发起冲击到被成功控制,整个处置过程仅用时不到一分钟,展现出高效的应急响应能力。 三明市公安局三元分局巡特警反恐大队民警指导安保人员盾牌的用法。 (三明市公安局三元分局 供图) “过去总觉得‘暴恐袭击’离校园很远,可当‘歹徒’真的举棍冲过来时,心跳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参与演练的保安曹建明擦着额头的汗珠感慨道,“民警在训练中教授的‘盾牌前挡、钢叉后击’的配合技巧,今天全用上了,这才明白‘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的深意。” “此次演练让教师和安保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进一步增强,面对突发情况能做到心中有数。”三明市实验幼儿园东安分园副园长陈红介绍道。演练前,三明市公安局三元分局巡特警反恐大队民警专门针对幼儿园“低龄儿童多、疏散难度大”的特点,制定了“快速疏散幼儿、及时自救互救”的方案;演练中,又通过“现场纠错+即时讲解”的方式,指出安保人员在站位、器械使用上的不足。 这场“以实操强能力”的演练,是三明市公安局三元分局全力筑牢校园安全网,守好“开学季”的一个缩影。为提升校园安保人员应急处置能力,三明市公安局三元分局各派出所深入辖区中小学、幼儿园,以“细之又细”的举措、“实之又实”的作风,通过“地毯式”排查,把隐患消除在萌芽;借助“实战化”演练,让安保人员从“旁观者”变成主动担当的“守护者”。 在沙溪河另一边,三明市公安局三元分局白沙派出所桃源社区民警走进桃源幼儿园,开展专项开学安全检查工作。门禁系统正常运转、消防器材配备完全、应急通道也畅通无阻……检查好相关安全隐患后,民警围绕校园周边治安环境展开巡逻防护,强化开学时段的安全管控。 “演练不是‘表演’,隐患整改也不能打折扣。”连日来,三明市公安局三元分局各派出所民警走进辖区校园,开展安全检查近90场次,以扎实行动为新学期校园安全保驾护航。 暖心护学岗,用爱铺就成长路 □本报记者 龚丽雯 9月1日,福安市穆阳中心小学,刚刚升入三年级的学生小尧(化名)穿着崭新的运动鞋踏入校园。脚步踩在地面上,发出轻微的声响,而这轻快的节奏里,藏着福安市公安局交管大队女子护学岗中队温情的守护。 福安市公安局交管大队女子护学岗中队民警在校门口维护交通秩序。 (福安市公安局交管大队女子护学岗中队 供图) 小尧的命运,较一般学子多了几分坎坷。在他6个月时,母亲便因病离世;不久后,父亲将他交由年迈的外公外婆抚养。然而,两位老人年迈体弱又患有疾病,平日里只能靠打零工维持生计,微薄的收入需同时支撑高中在读的女儿、年幼的小尧及自身医疗开销,家庭长期处于困顿边缘。 今年2月,女子护学岗中队民警在穆阳中心小学进行常规走访,与老师交流时,得知了小尧的家庭困境。“这孩子格外懂事,总穿着不合脚的旧鞋,却从未缺席过一堂课。”老师的话语让在场的民警心头一沉,决定伸出援手,助力这个身处困境的孩子排除求学路上的障碍。 自那时起,女子护学岗中队的民警成了小尧家的“常客”,她们不定期上门走访,有时带着文具和书籍,询问小尧的学习情况;有时帮老人打扫屋子,聊聊家里的难处。为了缓解小尧家的经济压力,中队通过自主搭建的“爱心助学牵手平台”,为小尧匹配到一位爱心人士,结成长期帮扶对子,逐步减轻了小尧家庭的经济负担。 今年暑假前夕的一次走访中,民警林婷发现小尧脚上的运动鞋鞋底橡胶已严重老化,每走一步都有黑色碎屑从开裂处掉落。她蹲下身查看后,轻声对身边同事说:“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这样的鞋怎么能行?”林婷和同事当即决定自费为小尧购置新鞋。 8月3日,林婷带着精心挑选的新鞋再次到访。这个平日里有些羞涩的孩子,眼神瞬间亮了起来,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小尧的故事,正是女子护学岗中队构建“1+1+1+1”助学模式的生动缩影。“自2012年中队搭建‘爱心助学牵手平台’以来,我们便在实践中摸索更精准的帮扶路径,逐步探索形成‘1名贫困学生+1名护学岗队员+1名学校老师+1名资助者’的助学模式。”女子护学岗中队负责人郑慧凝表示,这一模式打破了单一救助的局限性,不仅解决了“钱从哪里来”的现实问题,更构建了“谁来管长远”的责任网络,女子护学岗中队的民警就如同桥梁,既将学校的教育需求传递给资助者,又把家庭的实际困难反馈给帮扶体系,让每一份温暖都能精准抵达需要的地方。 截至目前,该平台已精准帮扶268名贫困学生,并开通“春雨热线”,从思想、生活、精神等方面对贫困生予以关注。她们经常组织开展座谈、户外活动等,让扶贫工作更加精准化,也让在外求学的孩子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如今,在福安城乡的校园里,许多像小尧这样的孩子正受益于这项助学工程。女子护学岗中队用十数年如一日的执着坚守,证明警徽的光芒不仅闪耀在交通疏导的岗亭,更让每一颗稚嫩的心灵都能在爱的呵护下,向着更广阔的未来生长。 护航上学路,我与孩子们成了“老朋友” 讲述:福州市公安局仓山分局临江派出所社区民警 林俊 整理:本报记者 林珊 我是福州市公安局仓山分局临江派出所民警林俊,从警14年,担任社区民警3年多,在福州市仓山区第二中心小学护学岗上也已经值守了两年多。9月1日清晨,我准时出现在学校门口,穿上警服、吹响哨子、扬起手势。孩子们蹦蹦跳跳地走来,一声声“警察叔叔”清脆又热情,瞬间温暖我的心。对我而言,守护孩子们平安踏入校园,是一天中踏实又温暖的开始。 林俊走进校园开展安全教育。(福州市公安局仓山分局临江派出所 供图) 很多人觉得“护学”或许只是站站岗、维持一下秩序,其实远不止如此。我们大力推行福州市公安局联合市教育局建立的“1530”校园安全教育常态化工作机制——每天放学前1分钟、每周放学前5分钟、每个节假日放假离校前30分钟,我们和老师们一起,用孩子们听得懂的语言,讲解交通安全、防骗防拐、应急自救等实用知识。让安全意识化作一颗种子,在孩子们的心里悄悄生根、慢慢发芽。 让我特别有成就感的,是孩子们渐渐把我当成了可以交心的“大朋友”。他们常和我分享一些大小事:“警察叔叔,今天我自己过了马路!”“林警官,我学会看红绿灯了!” 这份沉甸甸的信任,让我深深觉得,护学工作充满了意义。其实,孩子比我们想象中更懂事,只要用他们能听懂的方式讲道理,他们不仅愿意听,还会变成我们的“小小安全宣传员”。有一次,一位家长特意过来谢我,说孩子反复提醒她“骑电动车必须戴头盔,这是学校门口的警察叔叔说的”! 护学岗上,也不全是轻松的日常。我值守的仓山区第二中心小学靠近六一路主干道,旁边又是医院,下雨天交通拥堵的情况时有发生。记得有一次,大雨滂沱,一位老奶奶牵着孙女在车流里艰难穿行,我赶紧跑过去一边指挥车辆,一边撑伞将她们护送进校门。小女孩进校门之前突然回过头,朝我挥挥手喊道:“谢谢警察叔叔!您也别淋湿啦!”那一刻,雨水再凉,也抵不过孩子这句话带来的暖意,所有的辛苦都烟消云散。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从孩子们眼中“陌生的警察叔叔”,慢慢变成了他们愿意主动打招呼的“老朋友”。这种相处很奇妙:他们认真听我讲安全知识,喜欢跟我分享学习和生活中的小事,也牢牢记住了“红灯不能闯”“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能要”这些道理。 护学工作不像破大案、抓犯罪嫌疑人那样惊心动魄,它琐碎、重复,却连着每个家庭的牵挂与期盼。我能坚持下来,是因为我知道:每一次挥手、每一句叮嘱,都是在为这些孩子的平安成长增加一道防线。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