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5-09-25 12:09:21

三明市检察院创新良性循环机制 以管理之“方”促履职之“效”

作者:本报记者 彭冬晴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一取消三不再”后,如何抓实检察管理、提高法律监督质效、落实司法责任制、加强检察机关建设,更好管案、管权、管人,是摆在各级检察机关面前的一道命题作文。

今年以来,三明市检察机关跳出“就管理抓管理”的窠臼,以“3+1+3”工作机制为抓手,将业务管理、案件管理、质量管理与队伍素能提升深度融合,用“统筹之方”“指导之策”“育人之法”形成“管理-履职-反馈-奖惩-促进”的良性循环。

打破“部门墙”

今年2月,三明市检察院经检察委员会研究通过,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一体抓实“业务管理、案件管理、质量管理”的实施意见(试行)》,一场回归高质效履职办案本职的旅程正式启程。

同时,三明市检察院创新构建的“3+1+3”工作机制成了核心抓手:以“三个管理工作组”(业务、案件、质量管理)为“中枢”,统筹全局;“一个奖惩评定组”为“杠杆”,激发动力;“三个业务指导组”(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侦查)为“触角”,将管理触角延伸至办案全流程、各环节。

今年5月,在第一季度质效研判会商会上,针对刑事、民事行政监督数据下滑幅度较大等问题,刑事检察工作指导小组以及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指导小组进行分析,精准把脉,指导工作开展。第二季度数据显示,多项监督数据的降幅较第一季度有所收窄,部分监督数据同比上升,“管理+指导”的实效初步显现。

更关键的是,管理链条从“院内”延伸至“院外”。针对基层院“不会管、不敢管”的痛点,三明市检察院秉持“全院一盘棋、市县齐步走、检察一体化”工作理念,将“管理优化、殊途同归”延伸至基层院:永安市检察院积极探索“146”工作机制,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管理目标,从确保高质效“管理方向”,构建高质效“管理体系”,实现高质效“管理效果”,夯实高质效“管理基础”4个维度入手,优化综合履职受案、“山海协作”评查、数据智能核查、四维听庭评议、案件综合督察、业绩考核激励等6项管理方式,以高水平管理促高质效办案;明溪县检察院则通过制定《关于一体抓实“三个管理”的十二条措施》,对案件流程管理、案件评查、案件质效管理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举措,推动各项检察工作进一步回归高质效办案本职本源,促进提高检察机关科学化管理水平。

深耕“精准度”

“这起‘假立功’案的突破,多亏了业务指导组的精准指导!”永安市检察院第三检察部一级检察官谢文胜回忆起刘某某案时仍难掩激动。

2024年4月,三明市检察院巡回检察组在对某市看守所的例行检查中,因一份“涉枪举报立功材料”提高警觉:被举报人邓某某的姓名、住址、联系方式精确无误,对私藏枪支细节的描述更似“现场直播”。但蹊跷的是,举报人刘某某非本地户籍,从未长期生活于此——这绝非“偶然”,更像“按需定制”的骗局。

巡回检察组迅速启动“市县协同”机制,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专案组。通过调取邓某某亲属证言、监控录像,发现其家中并无所谓“祖传土铳”;再通过物流信息追踪,锁定了刚刑满释放的周某,其曾与刘某某同监室关押,案发前向刘某某寄送过“特殊包裹”。最终,一条“周某策划—邓某某配合—刘某某举报”的“假立功”交易链被彻底揭开。

这正是三明市检察院“三个业务工作指导组”发挥作用的缩影。刑事检察工作指导小组以“六个一”活动(即每月编辑一期刑事检察工作专刊;每季开展一次案件质量检查、评查;每年开展一次优秀法律文书评选、一次优秀监督案事例评选、一次优秀示范庭评选、一次刑事检察业务能力竞赛)为抓手,坚持协同发展,逐步统一认识,推动质效提升;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指导小组推行“分片挂钩+分类指导+挂牌督办”模式,对生态资源、食药安全等重点领域开展“回头看”,检验案件办理效果;检察侦查工作指导小组制定《检察侦查与刑事检察自行补充侦查协同联动工作规定(试行)》,让刑事检察与检察侦查“攥指成拳”,2024年以来通过协同侦查深挖线索,成功立案侦查案件4件4人。

这些顶层设计的指导机制,最终要落到基层办案一线。在各基层检察院,他们以市检察院的指导为“坐标系”,结合地域特点与案件类型,将“三个业务工作指导组”的经验转化为具体实践——

三元区检察院破除“唯数据论”窠臼,建立“业务数据-类案规则-治理完善”三维分析角度,根据基层实际以“小数据+大样本”进行互补分析,从中发现类案问题,并推动专项治理整治。上半年共选取数据样本5类,发出类案、社会治理建议5份。

大田县检察院则通过多起案件的实践,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侦诉协同机制运行模式。2024年以来,该院通过侦诉协同自行补充侦查案件量同比增长60%。同时,在探索实践过程中调配10余名青年干警参与自行补充侦查工作,辅助审讯突破、调查取证,以实战实训提升干警侦查能力和审查起诉业务素养。


锻造“硬队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三明市检察院党组一致认为,要想更好地履行检察职责,必须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检察队伍。

7月28日,最高检第六评议组组长、全国检察业务专家、上海市检察院原副检察长龚培华率评议组全程观摩了三明市检察院办理的一起故意杀人案件庭审,并组织评议。

“车速太快,我不小心撞到人!”庭上,嫌疑人言之凿凿。看似寻常的一起交通事故,在现场却未发现刹车痕迹、肇事者事后丢弃行车记录仪、出事后不救助,尸体上呈现二次加害的伤情等异常情形引发怀疑。三元区检察院审查后上报,三明市检察院迅速成立跨代际办案组(“60后”+“80后”),引导侦查机关调取关键证据30余次,实地勘查现场2次,通过无人机航拍、模拟行车等还原案发过程,赴上海询问鉴定人,最终形成完整证据链,确认系故意杀人,遂以故意杀人罪起诉。庭审中,公诉人面对辩方质疑,围绕犯罪事实、法律定性及量刑情节展开缜密论证,发表公诉意见时深入剖析犯罪危害,开展法庭教育,展现理性文明司法形象。

“这是一次优秀的出庭支持公诉。”龚培华充分肯定公诉团队出庭表现,强调要以庭审为中心向两端延伸,既要提升“前端质效”,又要延伸“后端机制”,在个案办理中提炼类案规律,同时就被告人不认罪案件如何开展讯问进行规律性总结,更好服务精准指控犯罪。

干警素能提升,是“三个管理”的最终落脚点。三明市检察院坚持“管案”与“管人”并重:一方面,建立“正向激励+反向约束”机制——对所办案件入选省级以上典型案(事)例的干警优先晋升,并不断强化内部监督制约,对相关案件进行抽查;另一方面,聚焦基本素能要求,陆续开展全市检察机关公诉业务集训、“麒麟未士”大练兵、交叉巡回检察等实践练兵活动,切实提升干警业务素能,增强履职本领。

这些举措的有效实施,为检察队伍建设和办案质效提升注入了强劲动力。2025年5月,中国检察官官微网络首发三明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董斌署名文章《探索建立一体化工作机制抓实“三个管理”》,并在《中国检察官》杂志同步发表。今年上半年,全市检察机关已获评省级以上典型、优秀案(事)例21件。

以“三个管理”为支点,撬动检察履职的“大变革”。下一步,三明市检察机关将继续以“三个管理”为抓手,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