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真创新”受到“真保护”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就是保护新质生产力。 在创新浪潮热情奔涌之时,研发成果被盗、员工“携密”跳槽等种种侵权行为成为阻碍企业创新的“绊脚石”。 特某公司是福建省知名高新技术企业。几年前,该公司发现,前员工罗某、魏某利用在职期间便利,获取公司已取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的“T平台”软件,并在离职后入职初某公司,修改软件代码生成侵权软件,用以获取不正当利益。于是,特某公司将罗某、魏某、初某公司告上法庭。 知识产权诉讼涉及很多专业问题,司法鉴定是案件审理过程中绕不开的环节之一。“鉴定机构通常根据软件代码行数收费,花费高、流程长,如果按部就班走司法鉴定程序,可能要耗时几个月、花费几十万元。”翻阅完卷宗,福州知识产权法庭法官曾凤深知其中不易。 确实,走司法鉴定程序容易增加企业的诉讼成本。但隔行如隔山,对于多是法学等文科专业出身的法官来说,不走司法鉴定程序,其本身缺乏技术判断的知识基础。这时候,“救兵”出场了。 主要从事人工智能等方面理论研究与应用的福州大学计算机与大数据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柯逍还有另一个身份,那就是福州知识产权法庭聘请的知识产权技术调查官。 柯逍通过代码比对,发现二者在代码、数据库结构及数据库中较为不常见的字段名称等方面存在大量相似之处,且被诉软件代码中出现了特某公司的网址、商标标识等信息。 依据柯逍出具的鉴定意见书,福州中院于去年8月判令:初某公司停止侵权,并赔偿特某公司经济损失及维权支出的合理费用共计45万元。 针对知识产权技术类案件中技术壁垒难以突破、耗时较长的特点,福州中院于2020年在全省率先建立技术调查官制度,借助“外脑”高效查明案件技术事实,案件审理时间平均缩短90天,当事人诉讼成本平均减少3万至5万元。 近年来,福建法院加强传统品牌、老字号司法保护,推动品牌强省战略进一步深入实施,助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品牌,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文化保护,助力品牌经济蓬勃发展、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审理“半城烟火半城仙”商标侵权纠纷案中,认定权利人将与泉州城市特色紧密相关、描述泉州多元文化形象、具有泉州标志性记忆的“半城烟火半城仙”文化公共资源抢注为商标并提起诉讼意图牟利,构成滥用知识产权。该案例入选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4年度十大提名案件。 目前,福建法院依托专利审查协作北京中心福建分中心、高校等技术人才优势,与省知识产权局签署合作协议,已推动形成以兼职技术调查官为主体、审判咨询专家为支撑的多元化技术调查体系,加大对原始创新、关键核心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保护力度,让“真创新”受到“真保护”。 2024年,福建全省法院新收各类知识产权案件25299件,审结25512件,同比分别上升9.71%、16.20%。 帮助企业“重回赛道” 在市场经济浪潮中,企业的兴衰沉浮是发展常态。 如何帮助陷入危机的企业寻找新机,为民营企业家提供更加暖心、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务和帮助?福建法院积极作为,努力营造“安商护企”的良好氛围。 在福建省柘荣县天人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人药业)太子参航天育种智能温控大棚内,一畦畦太子参长势喜人,迎来丰收期。 太子参是一种名贵中药材,具有补气、益血、生津之功效,但传统的太子参杂交育种过程漫长。“2021年,我们将38000粒太子参种子送上神舟十二号飞船遨游太空,开展太空诱变育种试验,三至四年就可以选育一个优良品种,且抗逆性强、产量高。如今,种苗已培育到第三代。”望着眼前欣欣向荣的一幕,该公司总经办总监陈阿琴满脸笑容地介绍道。 然而,这家一度站在中国太子参种业舞台中央的“明星企业”,因债务危机深陷泥潭,经历参农堵门、员工讨薪、金融债务违约、上下游供应链危机,太子参航天育种项目难以继续…… 困境之时,宁德市中级人民法院及时伸出援手,帮助这家负债上亿元的企业重回发展“赛道”,“破”而后“立”,涅槃重生。 整个重整过程,政府、法院、管理人同向发力,建立了畅通有效的府院“联合共益执破”机制—— 针对部分债权人联合参农上门堵门行为,成立破产重整工作专班,组织府院相关部门多次到现场召开协调会,安抚参农和债权人情绪,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举办太子参产业招商会,多方式引进意向投资人,开设绿色通道,快速办理企业股权变更等手续; 联合出台《关于破产管理人办理银行结算账户和征信相关业务便利化的实施意见》,征信、信用修复等业务办理一路绿灯,为企业重回生产经营正轨扫清障碍,成为宁德地区债务人金融信用修复第一例。 最终,企业征信恢复正常,重整后的天人药业真正摆脱负债影响,重获新生。
福州中院召开合力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第一次债权人会议。(福建高院供图) 类似的场景在全省各地不断上演,福建高院不断加强对重大案件的指导协调督促工作,助力企业重回良性发展轨道,让企业和企业家轻装上阵。在福州,合力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9天内完成重整,避免了企业退市,防止110余亿元国有资产流失;在漳州,傲农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破产重整盘活了近100亿元资产,化解120亿元债务,5万多名投资者利益得到保护,经营持续稳定,市场持续扩大……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对于“濒危”企业,福建法院创新“执破直通”“预重整”等机制,帮助省内多家知名企业破产重整、破茧重生。2024年,福建法院审结破产案件2279件,有效盘活资产225.4亿余元,挽救危困企业193家。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