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扇窗”解决“一揽事” ——周宁县法律援助中心多维发力筑牢基层治理防线 如何将法治力量转化为群众可感、可及、可信的民生保障?今年4月以来,周宁县法律援助中心整体入驻县综治中心,通过“一站式”服务网络和部门联动机制,使法律援助更可及、纠纷化解更高效。同时,将普法融入服务全流程,以“优化服务、健全联动、融合普法”夯实便民根基,助力平安与法治建设。 优化服务体系 在周宁县综治中心便民服务大厅,县法律援助中心设立的标准化服务窗口,通过无缝整合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与线上服务平台,成功构建起“窗口现场受理、热线电话咨询、线上平台申请”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服务网络。这一体系有效覆盖了不同群体的多元需求,确保群众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便捷的服务渠道。 此外,针对农民工、妇女、未成年人等特定群体,县法律援助中心专门开辟“绿色通道”,严格执行“一次性告知”和“一站式办结”服务标准,显著减少了群众办事环节和跑腿次数,让维权之路更加顺畅。同时,该中心建立“律师+法律工作者”每日轮值制度,保障了专业法律力量的持续在场,确保法律咨询“即时应答”、法律援助申请能够“当日受理、快速审批”,极大提升了服务响应效率。 据统计,自入驻以来,该法律援助窗口已受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273件,免收法律服务费用47.8万元,直接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36.72万元;接待现场咨询超过700人次,接听热线咨询391通。 健全联动机制 法律援助中心与入驻综治中心的法院、公安、人社等部门协同联动,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齐抓共管”的多元解纷格局。对轻微民事纠纷,联合人民调解员提供“调解+法律援助”服务,寓普法于调解,引导当事人依法和解;针对复杂矛盾,提前介入提供法律分析,协助制定风险预案,防止事态升级。案件办理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灵活运用调解方式,力求案结事了人和。 村民叶某某的经历,正是周宁县法律援助中心纠纷联动调处机制高效运行的一个缩影。叶某某因一场交通事故身体多处受伤,在此后长达两年多的时间里,与肇事司机及保险公司的赔偿协商始终陷入僵局。今年4月28日,叶某某来到县综治中心法律援助窗口求助。 窗口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受理案件,当天完成案件审核,并立即指派法律援助律师,开启维权“绿色通道”。法律援助律师迅速对接当事人,整理材料,并第一时间向法院提起诉讼。为解决多方沟通难题并尽快实现赔偿,县法律援助中心向综治中心汇报案件,启动联合调处机制,协调各方资源。通过多方协调,最终当事人达成一致意见,解决了困扰叶某某两年多的难题,有效保障其合法权益。 强化普法宣传 “临时调岗受伤也算工伤吗”……近日,周宁县法律援助中心在某企业开展“普法进企业”活动,工伤维权咨询点现场互动频频。有职工拿出自己的劳动合同现场咨询,有企业人事负责人就调岗降薪的合法操作提问……专职律师均结合流程图,清晰说明申请认定和赔偿的每个步骤。 周宁县法律援助中心充分发挥法律援助兼具维权与服务、普法与教育的双重功能,将普法教育深度嵌入法律咨询、调解协商、庭审辩护等法律服务全流程。针对综治中心服务覆盖的社区、乡村、企业等不同场景,联合基层司法所提供定制化、嵌入式普法服务。在社区,联合综治网格员开展“法律入户”行动,为独居老人、困境家庭解答赡养、继承等法律问题;在乡村,结合乡村治理工作,针对土地、林木、邻里纠纷等特点开展涉农法律宣传;在企业,围绕劳资关系问题,提供劳动合同审查、工伤维权指导,防范用工风险。通过服务与场景的深度契合,让法治温度可感可及,使综治品牌更加深入人心。 下一步,周宁县法律援助中心将持续依托综治中心“一站式”平台,深化服务改革、优化联动机制、强化普法宣传,提升法律援助服务的可及性、专业性与实效性,为综治中心品牌建设赋能增效,以法治力量护航民生福祉。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