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5-11-17 18:07:55

福州两级法院“执破直通”机制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林珊 姚春霞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疏梗阻 通脉络 强根基

——福州两级法院“执破直通”机制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闽江潮涌千帆竞。在福州迈向现代化国际城市的高速路上,经济的脉动强劲而有力。从数字经济领跑、海洋经济勃发的产业新格局,到“两国双园”等对外开放新通道的加速构建,一流的营商环境,是这片热土最核心的竞争力。

而法治,正是滋养这片营商沃土的关键水源。2020年,面对“执行不能”案件淤积、企业破产通道不畅的困境,福州两级法院勇于破冰、先行先试,在福建高院指导下,创新“执破直通”机制,打通执行与破产之间的程序壁垒,构建起程序互通、效能协同的司法新路径。

五年来,这套机制历经实践打磨,已从一项司法创新成长为疏通经济循环“毛细血管”、激活经营主体的司法引擎。它精准切中企业退出难、拯救更难的结构性痛点,推动“执转破”从单向移送走向双向互促、有机融合,有效激活市场信心,为法治福州、诚信福州浇筑起坚实而温暖的司法基座。

福清法院干警走访企业,了解企业发展现状,倾听企业实际需求,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福州中院法官在“福州市企业家日”活动中为企业家授课普法。

A 破壁融合:执破一体疏梗阻

2024年初,随着福建某置业有限公司与福州市某建筑工程公司联合体的成功竞得,停滞近30年的某烂尾大厦,终于迎来破晓时刻。“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看到这栋楼复工!”业主陈先生站在大厦前,语气中难掩激动。

这座位于福州城市记忆深处的建筑,自1996年启动建设后,因开发商资金链断裂,两度陷入“沉睡”,成为横亘在众多家庭心头“未完成的梦”。

企业资不抵债,大量执行案件陷入“死结”,核心资产被占用、多次流拍,购房者面临“钱房两空”的困境,司法执行几乎走到山穷水尽之处。

转机,源自福州两级法院“执破直通”机制的破冰之力。

面对这座沉寂近30年的“城市伤疤”,承办法官清醒地认识到,单纯依靠执行程序,已无法解开这团由数百起案件、多重债权和民生诉求交织而成的“死结”。

“必须打破程序壁垒,引入破产的概括清偿和重整功能,才能实现真正的‘釜底抽薪’。”一位法官在案情分析会上道出了团队的心声。

基于这样的共识,鼓楼法院果断启动“执破直通”机制,组建了跨程序的专业化审判执行团队。他们深入调研,创新推出烂尾楼处置“三步工作法”:构建跨区域府院联动机制,打通部门壁垒;统一购房者权益审查标准;引入投资人开展楼盘续建。

2024年1月12日,该大厦历经两轮拍卖成功易主。法院随即联合多部门开展强制清场,为项目“净身”交接扫清障碍。如今,大厦已全面进入复工续建阶段,近百件关联执行案件得以化解,债权清偿工作有序推进,购房者的安居梦从纸面走向现实。

大厦的“涅槃重生”,不仅是福州两级法院在“执破直通”机制实践中的一次典型示范,更是程序贯通、效能叠加的生动诠释。它所反映的,是过去大量“执行不能”案件因程序阻隔而陷入的普遍困境:执行程序能解决个别债权的实现问题,却难以从根本上化解企业的整体债务僵局。

闽侯法院法官实地勘查企业,了解公司的资产情况,指导管理人起草重整计划草案。

正是为了打通这一“堵点”,2020年福州两级法院在福建高院的指导下,在全省率先探索“执破直通”机制,有效打破执行与破产的程序壁垒,通过引入破产程序的概括清偿功能,实现从“个案局部解封”到“债务整体化解”的根本性转变。

为保障这一机制的顺畅运行,福州中院先后出台了《关于贯彻“执破直通”机制的实施意见》《服务保障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同年,福州中院成立了全省首个专业化破产审判庭,福州全市法院共设立9个“执破一体”办案团队,为其运行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五年来,福州两级法院始终以“打破程序壁垒、促进高效衔接”为主线,逐步构建起全流程、体系化的“执破融合”新格局。

在流程设计上,创设“预警+筛查+直通”模式。对具有挽救价值的企业进行筛查,释明重整或和解的程序价值,让企业认识到破产并非“终结”而是“重生”。

在效能提升上,执行查控成果在破产程序中直接继承,简化卷宗调阅移交、财产查询解封、评估拍卖等程序,让破产案件办理“提速增效”。适用简易程序占比从2020年的35%提升至2024年的94.84%,平均结案周期从2020年的444.70天缩短至2024年的98.35天,位列全省第一档。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