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龙岩市新罗区的外卖配送站,骑手小李的餐箱里除了热气腾腾的饭菜,还附带一些精心设计的法律知识卡片。“加入‘法治岩声’普法队后,我们送餐时顺带普法,街坊们都说实用。”小李笑着说。这一生动场景,正是福建省持续擦亮148公共法律服务品牌的缩影。 148,谐音“要司法”,寓意群众遇到法律方面的困难与问题,可以向司法行政机关求助。148公共法律服务涉及律师、公证、司法鉴定、法律援助、法治宣传、人民调解、仲裁、行政复议等司法行政业务,是司法行政机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的关键抓手。从东海之滨到武夷山脉,从都市商圈到偏远村落,一张普惠均等、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正悄然守护着千家万户。 牢记嘱托 探索为民新路 1999年,福建全省84个县(市、区)、506个乡镇(街道)开通了尾数为148的法律服务专用电话,开通进度居全国前列。 2000年2月,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亲自倡导并推动将开通“96148”法律服务专用电话纳入省委和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还专门回信,要求让148工作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开心锁”“连心桥”“守护神”。同年10月,省148指挥中心正式运转,推行“有问必答、有纠必解、有诉必帮、有困必助”承诺等机制,筑牢服务根基。 2008年起,一系列重要政策陆续出台,推动148服务全面融入福建科学发展大局。2014年,该平台已从单一热线拓展为多功能、跨领域的法律支持体系,更加凸显民生导向与服务全局的定位。进入“十三五”,福建148工作持续升级,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协同发展。如今,148坚持守正创新、品牌引领,通过“新时代福建148品牌三年行动”,全面打造便民、利民、惠企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探索出一条体现福建特色、贴合群众需求的法治为民新路径。 二十余年,初心如磐,这条法治为民之路不断延展。 90多座市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如同星罗棋布的港湾,1100多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延伸至治理末梢,16000多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点)如毛细血管般深入最基层。 “以前有纠纷要翻山越岭去县城,现在走到村头就能咨询律师哩!”宁德市下党乡茶农老杨指着村口的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笑容里洋溢着踏实与便利。 从繁华都市到偏远山村,“家门口的法律顾问”不再是一句口号。 法律服务热线从最初的“96148”,一路升级为集成化的“12348”平台,实现从“一线通”到“一网办”的跨越。
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利用“闽执法”平台开展校园食品安全检查。(省司法厅供图) “平台群众满意率99.7%,及时查阅率、按时办结率、反馈回复率均达100%,参评率和满意率位居全国前列。”省司法厅工作人员介绍,“很多老人说,打148热线比打给外地子女还管用,因为这里‘事事有回音’。” 多年耕耘,结出硕果。25个省级、64个市级便民利民惠企服务品牌破土而出、次第花开,标杆效应显著。这不仅是名字的变化,更是一场服务理念的深化与服务能力的跨越,彰显出以民为本、响应时代的内在追求。 优质服务 畅通法治末梢 “真没想到,通过手机就能办理公证,真是太方便了!”宁德市民张先生因出国需要办理学历公证,通过“公证云”在线公证平台,足不出户就完成了全部流程。这种便利得益于宁德市打造的“宁小证”公证品牌,打破了各公证机构间的信息孤岛。 同样带来便捷的,还有福州市鼓楼区“法务速递”品牌。它整合35个窗口和615家法务机构,提供涵盖涉台、涉侨、涉企等事务的一窗通办服务;线上则通过“法务超市”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实现“服务多跑路、企业少跑腿”。 而在厦门,“凤凰花”律师服务品牌已组建88支满怀公心、爱心与恒心的律师志愿服务团队。他们深入基层开展法治宣讲、提供法律咨询、实施法律援助、参与纠纷调解,从营商环境到乡村振兴,从生态治理到区域协作,用实际行动为百姓排忧解难。 不仅如此,石狮市的“三链融通”通过打造协同保护链、系统治理链和多元服务链,护航电商新业态高质量发展;福州市马尾区“彩虹桥”品牌融合七项司法服务,以“初心红”“专精蓝”“暖心黄”勾勒出基层治理新图景;三明市沙县区“三治融味”则致力于以法治守护沙县小吃这一富民产业,推动“善治、精治、共治”深度融合……法治暖流,正悄然浸润每一个角落。 法律,如何从条文走进人心?福建的148品牌,给出了带着烟火气的答案——扎根于民、服务于民。 如今,一批批具有示范性和影响力的公共法律服务品牌蓬勃涌现,它们以创新实践拓宽了法治服务的广度与深度,显著提升公共法律服务的可及性和实效性。法治正以更加优质高效精准普惠的服务融入发展大局。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