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0-06-01 14:36:58

难忘儿时捉蜻蜓

作者: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捉蜻蜓,是小时候经常玩的一项活动。

春天,大地回暖,万木复苏,到处都是一片苍绿的景象。稻田里,农民开始忙着耕田、插秧。一群不被人注意的幼虫,在水口或水比较深的田埕边,时而游动,时而静止。它有一个名字叫“水虿”,是蜻蜓的幼虫。你别看它个小,但在幼小的下唇上,却长有锋利的爪钩,那可是捕捉蚊子幼虫等水生动物的高手呢。经过好几次“蜕皮”后,幼虫慢慢长出了两对翅膀。终于有一天,爬上了岸边,一跃而起,冲向美丽的蓝天。

此时,已经进入了夏季,温度急剧上升,蚊子和小昆虫慢慢开始猖獗起来。这时候,以昆虫为食的蜻蜓,也就越来越多了。你瞧,稻田里、池塘边、树丛间,到处都可以看见蜻蜓上下翻飞的身影。圆滚滚的脑袋,十分的可爱。脑袋上,长着一对突出的绿宝石似的大眼睛,据说它是由二万多只小眼球组成的,可以灵活自如地转动,既能看到远方,又能看到近处。一张铁钳似的嘴巴,时不时还会探出一对弯钩似的爪子,不知是在清理口腔,还是在活动练功?整个身躯,苗条而细长,上侧长着两对等长透明的薄纱似的翅膀,脉序网状清晰。在翅前缘的近翅顶处,有长方形的翅痣。身子下面则是六只腿,尖细,灵活,富有弹力。身子后面则是长长的尾巴,尾巴由许多小节组成,能够自由地弯曲、伸张。

蜻蜓的颜色丰富,或红或黄或黑或青,多得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个头有大也有小,黑色的、红色的蜻蜓,个子大都比较小,黄黑相间的蜻蜓,体型都比较大。蜻蜓飞翔的姿势,十分优美,忽上忽下,忽快忽慢,动作轻盈而柔美。透明的翅膀,在快速的振动中,看上去朦胧得只剩下身体的影子。有时候,还能像直升机一般,静止停在半空中。当然,每次在下雷阵雨之前,蜻蜓就会成群结队出来,而且飞得很低。这种物理现象,或许是它特有的感应。

在比较宽阔的水域里,常常还可以看见蜻蜓在水面上翻飞,尾尖紧贴着水面,不停地点水,似在表演水上芭蕾,平静的水面因此荡开了一圈圈波纹。杜甫曾留下诗句:“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挺有意境的。“蜻蜓点水”难道蜻蜓真的是为了玩吗? 其实不是,它是雌蜻蜓在产卵。

蜻蜓,这个可爱的小精灵,在春夏这个季节里,满山遍野,到处可见。在农村,孩子们缺少像城里孩子有许多玩物玩法,灵性的蜻蜓,自然就成了伙伴们下手的目标。当然,捉蜻蜓是需要技巧的,前面已经说了,它既有敏锐的视力,又有轻捷的身手,想捉住它,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是,办法总是有的。下面带你们看看,我们的小伙伴们是怎么个玩法的。先是去找一根又细又长的竹棍,尾部要有空洞。然后,用一片竹蔑弯成一个直径约二十公分的圆弧形,插进竹棍尾部的空洞里。接着,便四处寻找黏黏的蜘蛛网,找到蜘蛛网后,要将竹棍高高举起,用竹蔑做的那个圆弧形在蜘蛛网上不停缠绕起来,直到将整个蜘蛛网全部绕完。绕完几个蜘蛛网后,圆弧形上蜘蛛网的密度也就差不多了。需要说明的是,早晨的蜘蛛网因为有露水,没有粘性,所以,一般不用。通常要等到太阳出来后,晒干了的蜘蛛网,才可取。

有了工具,并不等于大功告成。捕捉的功夫,才是最关键的。不光脚步要轻,手的动作也要轻。发现目标后,先得猫下身子,蹑手蹑脚,走路时不能发出任何声响,悄无声息地走到蜻蜓的背后,然后伸出工具,慢慢地靠近它。这时候动作要越慢越好,慢得让蜻蜓觉得你是一个不会动的物体,觉得那是一杆可供它停栖的竹子。等到快要接近它时,就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蜘蛛网盖下去。蜻蜓还没反应过来时,已经网在工具上了。当然,让一些警惕性较高的蜻蜓逃脱,是常有的事。还没等你靠近它时,就已经被它发现,一溜烟飞走了。

捉来的蜻蜓,小伙伴们会用细绳子绑住它的脚,然后让它拉着到处飞。当然,等我看累了,玩累了,就把它们给放飞了。我们知道,自由的天空,才是蜻蜓们真正的乐园!

(吕金淼 作者单位:长汀县委政法委)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