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5-11-05 15:03:12

新民警能力“三级跳”的背后……

作者:福建法治报记者 黄歆宸 通讯员 陈文东 游龙强 阮泽捷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新民警能力“三级跳”的背后……

——宁德监狱创新实施“育木成林”三年培养工程

“从刚入职时面对监狱工作不知从何下手,到现在能独立完成公文起草、台账数据整理、参与值班执勤,短短几个月,‘育木成林’帮带机制让我逐步夯实了履职基础,也更加坚定了从警信念。”谈及自身成长,宁德监狱去年新入职的民警小林语气坚定。这一转变,正是宁德监狱紧扣省监狱管理局新民警培养选拔“薪火计划”,创新实施“育木成林”三年培养工程,助力新警实现能力阶梯式跃升的生动缩影。

宁德监狱新民警“育木成林”三年工程启动仪式

筑基固本

扣好从警“第一粒扣子”

宁德监狱“育木成林”工程,通过搭建清晰的三年成长阶梯,以“固根育苗、砺干强枝、壮木擎梁”为阶段目标,综合运用基础学习、实战锻炼、拔高培养等形式,旨在让年轻民警“学有方向、逐阶提升”,有效破解其成长过程中可能面临的“认知模糊、学用脱节、经验不足”等难题。

老民警带新民警对服刑人员进行个别谈话

培养工程的第一年聚焦“固根育苗”,为新民警顺利“起跑”积蓄力量。新民警报到伊始,宁德监狱即组织专题入职谈话,监狱领导以树木成长作喻,强调“根不深则树不牢”,引导新警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围绕此阶段目标,该监狱探索推行“三个一”基础教育模式,即“开展一次入职谈话、组织一轮纪律教育、发放一本《新警手册》”,帮助新民警厘清职业认知、严明纪律规矩。同时,新民警被安排至政治处、狱政科等综合部门进行8至12周的轮岗学习,由骨干民警“一对一、多对一”带教,使其快速掌握公文写作、警务礼仪等“十个会”基础技能,完成从“新人小白”到“合格民警”的初步转变。配套的《“新锐民警”评比办法》则在见习期满后按比例评选先进,予以激励,并优先安排至意向监区工作,对表现突出者及时纳入后备人才库。

淬火砺能

一线实战锤炼履职本领

进入培养的第二年,“砺干强枝”阶段侧重于提升民警实战履职能力。新民警被安排至基层监区的狱政管理、刑罚执行、教育生活卫生等关键岗位,分别进行为期3个月的轮岗实训,全面掌握队列指挥、案件办理等一线所需的“十个会”实战技能。

“以前看老民警处理服刑人员违规,只知道‘怎么做’,现在了解了政策依据、流程规范,才明白‘为什么这么做’。”即将进入该阶段的民警小郑说,这种“沉浸式”实战,让他对“履职”有了更深的理解。

为科学评估成长成效,该监狱每月组织理论测试,检验政策法规与业务知识的掌握情况;每季度开展实践考核,通过现场提问、实操演示等方式检验学用结合效果。考核结果实行A、B、C、D四级动态评级,并录入《新民警成长档案》,推动新民警从“知其然”向“知其所以然”转变,实现从“会操作”到“懂业务”的能力跨越。

淬炼成材

关键岗位锻造中坚力量

第三年“壮木擎梁”阶段是新民警成长为业务骨干的关键期。宁德监狱根据前两年综合表现,为潜力突出的民警量身定制培养方案,安排至狱政管教、分队长等关键岗位压担锻炼,并择优推荐至上级机关或先进监狱跟班学习,着力锻造其独当一面的能力。该制度有效打破传统“传帮带”中易产生的被动依赖问题,通过让新民警在核心科室直接参与制度起草、活动组织等具体业务,使其从“制度源头”理解政策内涵,形成“责任到人”的倒逼机制,促使新民警为胜任岗位而主动钻研,实现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担当”的根本性转变。

目前,“育木成林”工程成效已初步显现,28名在培新民警快速适应工作节奏,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履职能力较同期显著提升。下一步,宁德监狱将持续深化该项工程,优化培养路径,完善激励机制,着力推动民警能力从“看守型”向“矫治型”转变,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青年民警队伍,为落实上级部署要求、推进监狱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