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5-11-03 15:33:13

周宁县构建“巡察+整治+规范”机制

作者:本报记者 黄歆宸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清源活水润基层

——周宁县构建“巡察+整治+规范”机制

在周宁县基层行政执法领域,一场刀刃向内的深刻变革在悄然进行。这里,有高位推动的雷霆之势,亦有深挖彻查的绣花功夫;有直面问题的勇气,更有源头活水的智慧。今年以来,周宁县以坚实的步伐构建“巡察+整治+规范”机制,在规范执法、重建公信的征途上,刻下了属于自己的探索印记,让公平正义的阳光更温暖地照进基层的肌理。

系统部署

开展专项巡察

今年以来,周宁县结合上级部署,对基层执法问题进行专项整治,以查纠结合方式提升执法水平。该县坚持“能早则早、宁早勿晚”,提前谋划部署:3月20日,周宁县司法局与县纪委监委联动,率先成立由县委政法委副书记、县司法局局长直接领导的工作专班;4月9日,副县长陈敏主持召开全县专项整治动员部署会,为工作开展指明方向;4月17日,出台制定《周宁县基层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建立起“专班推进、清单落实、突出重点、条块结合”的工作机制。

为确保整治力量直达基层,周宁县将各行业主管部门和各乡镇分管领导列为工作专班副组长,下设4个专项小组,整合10名局机关干部充实力量。截至目前,全县已召开各类部署、会商会议8场,构建起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在问题线索排查方面,周宁县工作专班广泛发布通告、设立举报渠道,全面梳理2022年以来的行政执法案件,系统排查12345平台投诉件、群众信访件及行政复议诉讼案件。通过建立“四本台账”,对发现的问题明确整改措施、时限和责任人。

5月8日,周宁县在全省率先开展基层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巡察,构建“巡察+整治+规范”全链条机制。周宁县司法局联动县纪委,采取“双线模式、双轮驱动”一体推进专项整治,这一创新做法得到宁德市司法局的高度肯定。

聚焦源头

整治突出问题

在大力整治突出问题的同时,周宁县注重源头治理和长效机制建设。组织开展行政执法主体清理确认,公布34个县级行政执法主体名单,梳理持证执法人员370人。针对涉企执法,全县行政执法单位完成检查计划制定报备,2025年“综合查一次”涉及行业领域从6个扩大至14个,截至9月底,全县“综合查一次”涉及参与部门33家次,涉案事项数量104个,减少对企业检查次数106次,有效减轻企业迎检负担。

基层创新实践展现出强大活力。周宁县司法局纯池司法所探索的“三个聚焦”工作法成为突出亮点:聚焦“人”的关键,通过深入摸排建立“执法力量构成清单”,推动所在乡镇持证执法人员从3人增至11人;聚焦“权”的运行,构建“法规对标+卷宗核查”监督流程,严控执法过程风险;聚焦“制”的保障,起草乡镇级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办法,嵌入“专业审查+风险预警”前置关口。这一经验已获宁德市司法局推广。

周宁县工作专班还组建下沉督导组,深入9个乡镇和行业主管部门开展督导26场次。特别注重发挥乡镇司法所“探头”作用,将各司法所负责人纳入局工作专班,利用其贴近基层的优势,积极配合乡镇综合执法大队化解矛盾,推动整治工作深入“最后一公里”。

截至目前,周宁县通过专项整治,在规范执法行为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全县排查发现职能部门问题180个,完成整改152个;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759个;移送问题线索29条;追责问责47人;建章立制39份,返还群众资金89.75万元。在第一次全市专项整治工作评价中,周宁县专项整治工作被评为“好”。

部门联动

规范执法行为

周宁县清醒认识到整治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部门间协同联动仍有差距,部分单位整治工作深度不足,统筹协调和责任担当有待加强。

面对这些问题,周宁县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构建长效机制;强化部门互动协调,严格落实“一月一会商”机制,形成整治合力;深化基层调研排查,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掌握实情,督促解决难点问题。

在此基础上,周宁县重点推动整治成果制度化转化,完善执法标准、程序和监督考核体系。通过抓好巡察反馈问题整改,总结推广有效经验,推动基层行政执法水平整体提升。特别是纯池司法所的经验做法,为乡镇层面开展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模式。

周宁县通过这场刀刃向内的专项整治,不仅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问题,返还群众资金,更在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执法质效、重建执法公信力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为基层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周宁实践”。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