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5-11-04 13:55:28

德化法院为陶瓷产业注入新动能

作者:本报记者 林扬阳 通讯员 陈雅真 陈小鑫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司法创新护航“中国白”

——德化法院为陶瓷产业注入新动能

“这次调解让我上了一堂深刻的‘知识产权保护’课,以后一定会注意培育自己的品牌。”近日,在德化县人民法院与县综治中心的协作下,系列陶瓷侵权纠纷成功化解,电商经营者陈某由衷感慨。

此前,陈某及其家属在多个网店上架销售“兔子读书花缸”等多款造型的陶瓷摆件产品,因涉嫌侵害著作权,被权利人胡某通过公证固定证据。随后,胡某向德化法院提交了8个案件的立案申请。

面对这一系列纠纷,德化法院并未简单“一立了之”,而是选取其中1个案件先期立案,开展样板审理。考虑到陈某涉诉案件数量较多,法院第一时间与县综治中心会商研判,决定启动多元解纷工作机制,组织双方“面对面”调解。在法官与综治中心调解员共同对侵权认定等专业问题作出判断后,最终促成当事人就已立案的1个案件及尚未成讼的7个案件,达成“一揽子”和解协议,实现了纠纷的高效化解。

该系列纠纷的妥善处理,是德化法院以“司法之盾”护航“中国白”陶瓷产业的一个生动缩影。

作为“世界陶瓷之都”,德化的陶瓷产业根基深厚,每3个人中就有1个从事陶瓷相关产业,4500余家陶瓷企业与7800余家陶瓷电商构筑起百亿产业集群。立足这一区位特色,德化法院精准找准司法审判与民营经济发展的结合点、着力点,助力民营企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化营商环境,为“中国白”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司法动能。

在推动“中国白·德化瓷”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路上,知识产权保护是关键一环。德化法院大力推行“典型案例+示范裁判”工程,在处理16批次社会关注度较高的知识产权系列案件中,选取少数代表性案件开展示范庭审,带动其他案件以非诉或调解方式结案269件,妥善化解陶瓷电商背景音乐、特殊字体等著作权侵权纠纷67件。

为进一步织密知识产权保护网络,今年4月,德化法院联合江苏无锡、浙江丽水、江西景德镇、广东潮州等全国八个主要陶瓷产区的市县两级法院、知识产权局举办“陶瓷+”多维联动知识产权协同保护项目签约活动,构建陶瓷产区知识产权跨区域、跨部门“大保护”格局,促进不同区域陶瓷知识产权行政司法保护标准相协调。

随着陶瓷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涉电商企业纠纷日益增多。对此,德化法院创新推出“专业指导+以企调企”模式,与县人大常委会共同打造“德心赢商代表履职工作室”,与县政协、县陶瓷同业公会联合成立“德化县陶瓷行业政协委员履职解纷室”,建立起涉企纠纷诉调对接机制,切实维护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该机制创建以来,共化解涉企纠纷154起,涉及金额达1226万元。

陶瓷不仅是德化的主导产业,更是民生产业。为更好护航陶瓷企业发展,德化法院探索出以“诚信”为核心的执行机制,构建起“司法+产业”诚信护航体系,以“悬赏公告+精准查控+信用惩戒分级”破解涉陶瓷企业执行难痛点。今年以来,已累计精准拘传拘留被执行人268人,发布执行公开信息47期,曝光失信被执行人1259人次,限制高消费1529人次,以司法刚性守护产业诚信生态。

司法既要有力度,也要有温度,该院在执行工作中注重“刚柔并济”。

近日,德化法院执行局副局长黄燕燕在执行过程中,对一家被执行企业的陶瓷生产设备实施了“活查封”,这一举措最大限度保障了申请人胜诉权益,同时助力被执行企业“造血再生”。

该案源于一起合同纠纷。被执行企业因经营不善引发资金链断裂,自2021年6月起持续拖欠申请人陶瓷原料货款。截至2022年4月,累计欠款已达26万余元。执行法官针对该案展开深入研判后,考虑到该陶瓷厂具备发展潜力,建议采取调解方式化解纠纷,并提议运用“活查封”措施督促履行。经过不懈努力,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协议,明确约定分期履行债务。今年以来,该院已累计“活封”“活扣”涉企案件34件,为61家企业修复信用。

如今,在德化法院坚实的司法保障下,德化陶瓷正以更自信的步伐走向世界,“中国白”的品牌故事,也将在法治护航下书写更精彩的新篇章。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