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5-07-29 15:26:13

看柱子、听假唱、难退票……演唱会乱象,如何解“套”?

作者:本报记者 张嘉慧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热点话题三:抢到回流票被强退

近日,不少网友反映,通过某票务平台买到明星演唱会的回流票(演唱会开始前,票务平台会陆续不定时放出因前期观众退票而产生的回流票),付款成功后,却被平台强制退票。

7月2日,某票务平台发布声明,称异常放票系工作人员模拟“二次开售流量压测”时误操作释放回流票,已自动退款,并承诺赔偿每位受影响消费者200元无门槛演出代金券。这一操作引发网友不满。

问题:票务平台以误操作为由强制退票,法律上如何认定?

律师解答

蔡思斌律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九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一方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发布的商品或者服务信息符合要约条件的,对方选择该商品或者服务并提交订单成功时合同成立,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票务平台在售票页面公开展示演出场次、座位区域、分级票价等与演唱会相关的关键信息,内容具体明确,释放出缔约信号,已构成要约。消费者根据平台支付要求支付对价完成购票流程,是作出相应承诺的表现,此时双方之间的电子合同已经依法成立。票务平台以误操作为由擅自解除合同并决定赔偿方案,是对消费者交易过程中话语权和公平交易权的漠视。

消费者退票需要承担高额的违约金,而平台自身违约仅需赔偿小额代金券,且小额代金券并不能覆盖消费者的酒店、交通等实际损失,这种现象既涉嫌侵害消费者知情权、公平交易权和自主求偿权,也伤害了消费者对平台的信任和期待。

拓展话题:“柱子票”遮挡视线

不少演唱会结束后,都有粉丝反映,买到“柱子票”“玻璃票”“遮挡票”,视线严重受阻却无法退换,甚至好位置被临时更换,现场投诉无人处理。

问题:视线严重遮挡是否构成违约,能否要求全额退款?

律师解答

蔡思斌律师:虽然视线被严重遮挡的座位构成合同履行中的重大瑕疵,但一场演唱会的演出效果包含观看明星、欣赏舞台效果与聆听音乐等众多方面,且消费者维权多在演出结束后,即服务履行完毕之后。现有的司法裁判认为,仅因视线部分遮挡难以认定“合同目的完全无法实现”,故无法直接解除合同、要求全额退款。但若遮挡导致基本观演需求(如完全看不到舞台、听不到声音)无法满足,则可能认定为合同目的落空。

在演出进行中,消费者可以寻找主办方工作人员说明情况,而经营者应采取调换座位等补救措施;在演出结束后,司法实践支持根据票价与遮挡程度,按比例减价赔付,经营者需承担瑕疵履行的违约责任。对于消费者来说,保留好聊天记录、购买记录、现场视频等证据至关重要。

普法后记

每一场奔赴都值得被认真对待

当荧光棒在夜色中连成星海,当万人大合唱震碎所有疲惫,演唱会从来都不只是一场演出,它是歌迷攒了数月的期待,是跨越山海的奔赴,是平凡生活里一次盛大的“精神充电”。正因承载着如此厚重的情感,那些关于“柱子票”“退不了的款”“真假难辨的歌声”的抱怨,才格外刺耳,它们碾碎的不仅是观演体验,更是消费者对公平与规则的信任。

一张门票,本质是一份契约。消费者支付的不仅是票价,更是对“物有所值”的期待:清晰的视野、真实的表演、合理的退改机制。让购票界面的“退改说明”更透明些,让现场的应急预案更周全些,让对假唱、违约的惩戒更有力些。唯有如此,才能让每一场奔赴都不被辜负,让每一次呐喊都发自真心。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