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杭县创新打造“星火·蒲公英”普法志愿者队伍—— 让法治精神在红土地扎根 自“八五”普法启动以来,上杭县立足本土红色底蕴,深挖红色法治资源,创新打造“星火·蒲公英”普法志愿者队伍。这支承载着传承红色法治基因使命的队伍,从最初22名司法所干部、镇村干部发展为1230多人的多元普法矩阵,如蒲公英般遍布闽西山区,用客家方言、红色故事传递法治温度。 面对闽西山区村落分散、交通不便的困境,以及青壮年外流、留守群体法律意识不强的现状,2023年,“星火·蒲公英”队伍组建“本土化”普法队,由法律明白人、乡村教师、妇联执委、企业家等12类人群组成。他们熟悉乡土人情,将普法课堂设到田间地头、祠堂院落,以“草根普法”突破地理限制,实现普法效能最大化。 为让“本土化”普法落地见效,“星火·蒲公英”队伍坚持“三个一”服务机制:每季度开展一次红色法治研学,重走红军路悟初心;每月走访一次群众,借“小板凳座谈会”收民意;每季度复盘一次普法成效,用数据反馈改进工作。这一传承自革命时期的“调查研究”“群众路线”的工作法,让普法扎根基层。同时,“星火·蒲公英”队伍与龙岩学院共建“红色法治研学计划”,组织大学生参与实践,实现“红色基因+专业知识”双向赋能。 群众关心什么,普法就讲什么。“星火·蒲公英”队伍从群众中征集需求定课题、量身定制送知识,让法治观念深入民心。在古田会议旧址景区,普法驿站成为游客“法治补给站”,普法志愿者结合红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讲新时代法治内涵;“共和国法治摇篮”展览馆内,1000多件苏区法治文物承载着历史记忆;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开设“红色法治研学套餐”,以模拟法庭、法治情景剧的方式播撒法治种子;乡村法治文化公园中,红军纪律条文石碑与客家谚语相映,扫码互动问答让法律知识触手可及。 此外,“星火·蒲公英”队伍更注重用群众易接受的形式传递法治知识。古田镇法治文艺汇演上,客家山歌唱法治新曲,情景剧演邻里纠纷调解,让法律知识润物无声。同时,“星火·蒲公英”队伍整合红色法治展馆、普法驿站、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资源,打造“红色法治文化矩阵”,形成“参观一处旧址、听一个故事、受一次教育”的沉浸式普法体验。 在五龙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带动下,“星火·蒲公英”队伍还创新“法治带头人”培养工程,选拔威望高、懂法律的村民任“法律明白人”,以“身边人讲身边法”化解山林权属、婚姻家庭等纠纷。这种“以案释法”模式,让法治宣传从单向灌输转为双向互动,实现“调解一案、教育一片”。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