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5-10-28 15:17:23

泉州鲤城法院入选省妇联首批“巾帼建言”法律意见征集点

作者:本报记者 林扬阳 通讯员 林孟娴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倾听“她”声音 守护“她”权益

——泉州鲤城法院入选省妇联首批“巾帼建言”法律意见征集点

让“她”声音被听见,让“她”权益有保障,司法是最坚实的后盾。近年来,泉州市鲤城区人民法院深耕司法审判职能,不断创新服务举措,在妇女权益保护、家事纠纷化解、法治文化传播等领域持续发力,为保障妇女合法权益、促进家庭和谐稳定贡献司法力量。近日,该院入选福建省妇联首批“巾帼建言”法律意见征集点,系泉州市唯一入选单位。

搭建多元渠道

让“她”声音有处可说

“在就业方面,可以制定更详细的防止性别歧视条款,确保妇女在招聘、晋升、薪酬等方面享有平等机会。”“建议完善法律援助制度,为妇女提供有效的法律帮助……”近日,在鲤城法院组织的一场专题座谈会上,来自各行各业的妇女代表、女政协委员围绕婚姻家庭、妇女权益保护等议题畅所欲言。

这已成为该院畅通妇女意见表达渠道的常态化举措。

为让妇女群众的心声“有地方说、有人听、有回应”,鲤城法院构建起“线上+线下”融合的意见征集网络,让“巾帼声音”直达司法一线。

线上,鲤城法院开通巾帼法律意见征集专属通道——“鲤直言”平台。妇女群众可由此随时反馈立法建议、权益诉求,实现“指尖建言”无障碍。

线下,鲤城法院设立实体意见箱,同时依托8个妇女援助流动工作站、4个定点调解室、3个家事纠纷服务站作为征集点,法官定期下沉走访,面对面收集诉求。

此前,鲤城法院创新出台家事诉讼示范证据指引,切实解决多名妇女代表提出的妇女在家事纠纷中面临的“举证难”问题。

从“座谈会上的直言”到“平台里的留言”,从“流动站点的倾诉”到“司法举措的落地”,鲤城法院用多元渠道搭建起“民意直通车”,让每一份“巾帼建言”都能被倾听、被重视、被转化,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法有所应”。

强化司法保障

让“她”权益有法可依

聚焦妇女在婚姻家庭、财产分配、劳动就业等领域的权益痛点,鲤城法院以司法实践为抓手,着力锻造以女性法官为主体的专业化家事审判团队,为“她”权益筑牢法律保障防线。

在案件审理中,鲤城法院深化“法院+妇联”联动机制,对涉妇女权益案件开通“绿色通道”,优先立案、优先审理,高效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

鲤城法院还联合鲤城区政协设立家事纠纷政协女委员调解工作室,选聘具备专业背景和群众工作经验的女性政协委员组成调解队伍,以女性特有的同理心和亲和力,化解各类家事纠纷。

在一起财产继承纠纷中,王某突发意外去世,留下大额遗产,其年迈父母与妻儿因遗产分割产生尖锐矛盾。承办法官邀请政协女委员共同介入调解,通过法理、情理双管齐下,耐心疏导双方情绪、厘清法律关系,最终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多达17项的调解协议,既实现遗产的公平分配,又维系了亲情纽带。

专业的审判团队、高效的联动机制、温情的调解模式,鲤城法院为妇女权益筑起一道坚实的“防护网”,让每一位女性在权益受损时都能感受到法律的公正与温度。

创新特色机制

让“家和顺”有章可循

在保障妇女个体权益的基础上,鲤城法院进一步延伸司法服务的广度与温度,以“家和顺”为目标,通过制度创新与文化浸润,为家庭矛盾化解、优良家风培育提供可遵循的路径。

鲤城法院启动家事审判品牌建设2.0版,升级迭代推出“六角砖”家事少年审判品牌,通过“专业审判、精准指引、厝内讲情、多元解纷、观护疗愈、法爱宣讲”六项特色机制,守护家庭和顺之美。

同时,鲤城法院创新普法形式,组建“鲤好·法爱”巾帼宣讲团,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妇女维权普法体系。宣讲团围绕反家庭暴力、婚姻家庭等热点问题,普及民法典、妇女权益保障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推动妇女群众从知法、懂法、用法走向积极建言献策,切实提升权益保障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倾听,让“她”建言落地生根;守护,让“她”权益抽枝发芽。鲤城法院以法治为壤,正悄然滋养着每一个家庭的幸福与社会的和谐未来。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