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5-10-28 15:16:51

莆田市城厢区检察院队伍建设谱写工作新篇章

作者:本报记者 陈静 通讯员 范剑萍 林玮婧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硬核”尖兵是怎样锻造的?

——莆田市城厢区检察院队伍建设谱写工作新篇章

“以前觉得检察工作离生活很远,直到检察官驿站的同志帮我化解了信访积案,还申请了司法救助金,这才知道他们就在咱们身边。”莆田市城厢区龙桥街道居民张阿姨的话,道出了当地群众对检察队伍的新认知。

近年来,城厢区检察院跳出“就队伍抓队伍”的局限,以政治铸魂、实战强能、温情聚力为抓手,把队伍建设成效转化为看得见的司法服务,让“检察蓝”成为守护民生的暖心底色。

“练”出来的硬核内功

“面对申诉人带着情绪的倾诉,检察官总能耐心听完,哪怕加班加点也要把法理讲透。这种为民情怀就是最生动的党课。”青年干警小林在跟班学习笔记里写下这样的感悟。

城厢区检察院把政治建设融入日常,构建起“党组示范学+总支督导学+支部推动学+个人自觉学”的四级联动体系,用足主题党日、检答网等载体开展学习21次,让理论学习不走过场。

他们开设的法学小课堂,不再是领导台上念、干警台下记,而是变成了案例辩论赛、业务擂台战。年轻干警争着当“主讲”,用大白话剖析“杀猪盘”里的法律陷阱;老检察官化身“导师”,分享几十年沉淀下来的审讯“读心术”。这里,学习不再是负担,而成了一场场点燃思想火花的“知识派对”。

“笔杆子”与“嘴皮子”双管齐下。光会办案子不行,还得能把法理说清楚、讲明白。检察官们“人人都是宣讲员”,从卷宗里走出来,走进社区、学校、工厂。一位刚从学校普法回来的年轻检察官笑着说:“给孩子们讲防止网络沉迷,你得用‘王者荣耀’的术语,他们才听得进去。这比写一份审查报告难多了,但也更有成就感。”

“铁身板”要经得起考验。党风廉政建设是生命线,城厢检察院把这根弦绷得紧紧的,但他们不说空泛的套话。他们的做法是“晒”出来、“评”出来。定期组织“案例复盘会”,不仅是分析案情,更是复盘办案过程中有无“人情关”“面子关”的干扰;开展“家庭助廉”活动,邀请干警家属走进检察院,看看自己亲人的工作环境,吹吹“枕边清风”。

就这样,通过日复一日的“修炼”,城厢区检察院的队伍“内功”愈发深厚,从“法律专才”向着“社会通才”转变,为接下来的“亮剑”磨利了刀刃。

“磨”出来的锋利宝剑

“加班晚了,食堂总有热乎饭;压力大了,有心理疏导室可以倾诉;工作之余,还能参加读书沙龙、健步行,这样的氛围让人干劲十足。”年轻干警小李的话道出了队伍的凝聚力密码。

城厢区检察院坚持严管与厚爱并重,既用专项廉政培训筑牢廉洁防线,又靠文化育检凝聚人心,打造了检察文化长廊、有声图书馆等阵地,让干警在工作之余能充电放松。

这份凝聚力最终转化为司法为民的行动力。近年来,城厢区检察院深耕“检察官驿站助力基层治理”特色品牌,实现“检察服务不出远门”。在社区驿站,干警联合街道开展综治宣传;在村居驿站,帮群众化解信访积案;对因案致困的家庭,及时发放司法救助金,让法治温度直达人心。针对月子中心违规损害妇女权益问题,干警们开展专项监督,开圆桌会议定整改方案,用公开听证会倒逼整改,切实维护了女性健康权益。

道路上的“拦路虎”也没逃过检察监督的眼睛。干警们发现城区部分道路杆线存在安全隐患,立即联合工信、城管等部门制定整治方案,排查消除36处隐患,涉及路面500余平方米,让群众出行更安心。从无障碍环境建设监督到老年人权益保障,从企业法律帮扶到生态环境保护,检察干警的身影活跃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用一件件实事诠释着“司法为民”的初心。

在未检工作中,他们打造了“星光家苑”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基地。对于涉罪的未成年人,他们不是冰冷地训斥,而是像老师、像父母一样进行耐心帮教,引入心理疏导,帮助他们重返校园或学习技能。

对于一起司法救助案件,他们不再是发完救助金就了事,而是持续跟踪,协调教育、民政等部门,为被救助家庭建立一个长期的“关爱档案”。一位得到帮助的老人家拉着检察官的手说:“你们不仅给了钱,还总来看我,心里暖啊!”这支队伍用行动证明,最好的司法效果,是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人文的关怀。

“暖”出来的公信丰碑

高质量的队伍建设,最终收获的是什么?是那一摞摞的奖状和锦旗吗?是,但不全是。城厢区人民检察院最大的收获,是赢得了一方百姓的信任,是让检察工作真正融入了区域发展的大局,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

这新气象,体现在老百姓的“口碑”里。通过一场场接地气的普法活动,一次次公开公正的听证会,老百姓觉得检察官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官”,而是能坐下来唠家常、帮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的“自己人”。这种信任感的建立,比任何数据都更有说服力。它源于队伍在每一次接访时多一分的耐心,在每一次办案时多一分的细致,在每一次普法时多一分的真诚。

这新气象,也体现在服务大局的“担当”上。队伍强了,腰杆就硬,肩膀就更能扛事。在优化营商环境、保护木兰溪流域生态环境、参与城市社会治理等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中,城厢区检察院不再是旁观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建设者。他们主动提供法律意见,针对办案中发现的行业漏洞及时发出“检察建议”,帮助堵塞管理短板。

在企业驿站,检察官结合真实案例讲解合同风险防范,提醒企业“签订合同时要核对对方资质,书面条款不能含糊”,这样的“检护企航”活动已开展18次。在生态保护一线,干警们既严厉打击破坏环境犯罪,又推动生态修复,让受损林地重新披绿。正如检察长林少雄所说:“队伍强不强,要看办案实不实,群众满不满意。”

回首来路,步履坚实;展望前程,信心满怀。莆田市城厢区人民检察院通过练内功、磨利剑、暖民心,成功地让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检察队伍,成为驱动一切工作新发展的最强“芯片”。

如今的城厢区检察院,一支“信念坚定、司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检察队伍已然成型。2023年以来,36个集体、69人次获得市级以上表彰,其中国家级表彰8次。下一步,该院将持续健全干警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让队伍建设的“软实力”成为检察事业发展的“硬支撑”,为打造“和美莆田、共同富裕”首善之区贡献力量。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