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5-11-21 14:53:18

从最高检听庭评议活动看福建公诉人能力建设

作者:张仁平 雷闽娟 房燕瑜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庭上见!底气何来?

——从最高检听庭评议活动看福建公诉人能力建设

11月12日,全国检察机关刑事案件出庭支持公诉评议活动总结会传来喜讯,三明市检察院办理的“练某某故意杀人案”、漳州市龙文区检察院办理的“庄某某、潘某某等3人侵犯商业秘密案”获评全国“优秀公诉庭”。

同一天,千里之外的国家检察官学院福建分院,2025年度全省检察机关优秀公诉人暨优秀刑事检察官助理业务竞赛正在火热进行中。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好的庭审效果离不开充分的庭前准备,这份审查报告堪称范本。”“这场精彩的庭审,是一堂生动的‘传帮带’教学课,资深检察官与年轻检察官配合默契,发问、追问、质问环环紧扣,相得益彰。”“这次在福建开展听庭评议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实现‘两带动、一促进’:带动各级检察院更加注重公诉人能力建设、带动刑事检察全流程提质增效,促进高质效办好每一个刑事案件。”这是最高检出庭评议工作第六评议组在福建开展听庭评议活动时的一番评价,也是全省检察机关近年来开展“争优争先争效,评庭评案评选”(下称“三争三评”)活动以来,迎接最高层级大考、接受全方位检验时交出的一份答卷。

今年4月、7月,最高检第六评议组先后两次深入福建检察机关,对全省未成年人犯罪、职务犯罪、经济犯罪、重大犯罪和普通犯罪等多个刑事案件开展听庭评议和推门听庭活动。他们化身“质检员”“教练员”“调研员”“推动员”,为出庭公诉工作“把脉问诊”“评议开方”。

推门听庭:

“不打招呼”直击现场

4月22日,福州市晋安区检察院检察官李玉芫出庭公诉一起介绍卖淫案,就在开庭前几分钟,法庭大门被轻轻推开,有人悄悄走进来坐到旁听席上。

来人正是最高检第六评议组,他们采取“不打招呼、随机抽选”的方式,对该案开展“推门评庭”活动。“公诉人出庭前准备工作扎实、举证质证严密、答辩繁简得当,庭上能从容应对。”评议组如此评议,同时在文书规范和指控效果上提出了指导意见。

“我像往常一样从公诉人通道走进法庭,无意间抬头看了一眼,旁听席上坐着这么多领导,彼时略感紧张。但随着庭审的开始,我迅速调整状态。好在平时这样‘随机体检’经历了不少。”回想起那天出庭的情景,李玉芫记忆犹新,“推门评议是压力也是动力,可以倒逼我们公诉人在办理每一个案件时全面审查案件,严把案件证据关。”

推门听庭,这个听起来颇有“动感”的举措,已成为全省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常态化工作。

记者了解到,2021年11月,省检察院出台《关于进一步强化刑事检察部门出庭能力建设的工作意见(试行)》,明确可推行随机评庭方式,通过随机抽选、临时决定、突击评议,切实反映公诉人出庭常态,展现真实公诉水平。2024年,省检察院制定《福建省检察机关刑事案件听庭评议工作办法》,明确随机庭等五类评议类型。今年印发的“三评”通知中,将2025年度听庭评议工作确定为疑难庭与随机庭,这是结合当前出庭公诉面临新情况新挑战提出的具体要求,更好地践行“三个善于”,落实“一取消三不再”、一体抓实“三个管理”的要求。

在福州市晋安区检察院的会议室里,检察长带头随机远程听庭,边听庭边评议。当“突击考试”成为常态,检察官办理每一个案件时都会下意识、更自觉地绷紧神经,庭前准备工作更加充分、扎实,庭审表现也力求完美。

宁德市检察院今年以来随机抽取公诉案件,常态化开展不打招呼直接听庭的“推门庭”,检察长带头听庭,将问题看得更清、更准,倒逼公诉人不懈怠,规范出庭行为,把“开好每一庭”化作行动自觉。

龙岩市检察机关以实战为导向,通过“推门听庭+专项评议”方式,全面考核公诉人出庭支持公诉能力,让检察听庭评议成为一体抓实业务管理、案件管理和质量管理的助推器。

“随机体检”不仅考察公诉人对案件审查是否扎实,而且考验公诉人在庭审中的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是公诉人水平能力的“试金石”。让检察官对每一次庭审都全力以赴,以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力争把每一个复杂案件的庭审开得漂亮、明了,把每一个简单案件的庭审开得规范、高效。

以庭为镜:

练就公诉硬功夫

7月25日,最高检第六评议组全程观摩漳州市龙文区检察院办理的一起侵犯商业秘密罪案庭审,并组织评议。这是一起公司内部技术人员通过与外部人员里应外合,共同窃取、使用原公司的商业秘密,转而离职成立新公司抢注专利,导致原公司技术秘密被公开披露的案件。

“我不知道技工带过来的技术秘密属于原公司所有”“申请的专利在灭菌原理、均质系统等方面与原公司不具有同一性”“我转发技术图纸时同案犯尚未离职”……庭审过程中,被告人凭借其自身技术专业知识提出无罪或罪轻的辩解。此刻,公诉人面对被告人的百般辩解,紧紧围绕涉案技术信息的非公知性、同一性、权利人损失数额、技术秘密的鉴定意见认定等争议焦点展开了逻辑严密的讯问。

这起案件由于案情重大、复杂,庭审整整持续了5个小时,但全体观摩人员聚精会神,对公诉人在庭上的沉着应对和充分准备给予赞扬和肯定。“看到了庭上见的能力”“教科书式审查报告”“高质量的团队配合”……评议组这样评价。

“还记得2017年我出庭公诉的一起职务犯罪案件第一次被评议时,举证环节被指出‘证据链展示缺乏逻辑层次’,脸红到耳根。”公诉人潘进格坦言,得益于三级检察院一直以来重视公诉人出庭工作,如今她已成长为全国优秀公诉人、全国优秀办案检察官,由她主办的案件曾2次获选福建省优秀公诉庭。

庭上的从容源自庭下的功夫。公诉人的法律思辨、气韵风度,很大程度取决于庭前的准备情况。全省各级检察机关立足实际,通过岗位练兵、实战实训等方式,助推一线公诉人才勇立潮头,后起之秀竞相奔涌。

——南平市检察院将评庭与人才培育相结合,在“选才、育才、用才”上下功夫提质效。由宁德市检察机关优秀公诉人组成的“闽东公诉团”,发挥办案引领示范作用,带动全市刑事检察能力水平全面提升。莆田市检察院开展公诉人出庭实务练赛,通过“以赛促学、以学促评、以评促优”模式锤炼优秀公诉人队伍。

——针对全省半数基层检察院“院小人少”的客观实际,全省检察机关以“三争三评”为载体,培养一专多能“全科检察官”。推行检察官教检察官、师徒结对等实战实训,以“同办一个案件、同出一场庭审、同写一份文书”的方式,帮助一线公诉人更快成长成才。

2023年以来,全省共开展评庭活动1435场,实现三级检察院及各刑事检察条线全覆盖,其间3名干警获评全国优秀公诉人、1名干警荣获优秀论辩奖,46人入选全国刑事检察系列人才库,16个案件入选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导性案例或典型案例。

以老带新:

锻造公诉生力军

是交通肇事还是故意杀人?7月28日,最高检第六评议组全程观摩了三明市检察院办理的一起故意杀人案件庭审,并组织评议。

看似寻常的一起交通事故,在现场却未发现刹车痕迹、肇事者事后丢弃行车记录仪、出事后不救助,尸体上呈现二次加害的伤情!种种迹象引起检察官的警觉,这个案件并不简单!三明市三元区检察院经审查分析,第一时间向三明市检察院汇报,两级检察院会诊后,在审查逮捕、审查起诉阶段引导侦查机关补充、补强证据,案件真相浮出水面。办案组决定改变案件定性,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向法院提起公诉。

出庭支持公诉的是三明市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费龙文。这位有着20多年办案经验的检察官不仅是该院办理疑难复杂案件的“主心骨”,也是青年干警成长路上的“领头雁”。他的搭档则是年轻的员额检察官赵秋华和检察官助理杨韵,将“老”检察官的出庭应诉经验与“新”检察官在多媒体示证方式上的点睛以及细节的补充相融合,取得良好的庭审效果。

“这是一次优秀的出庭支持公诉,发挥老检察官定海神针作用,带领年轻检察官拔节成长……”评议组如此评议。

“以老带新模式让我快速褪去‘新手滤镜’。老检察官教我的不只是法条适用,更有办案思维。阅卷时,他示范如何从海量证据中梳理关键脉络,标注‘存疑点’而非仅看‘定罪点’;提讯时,指导我兼顾法律威严与人文关怀,避免机械讯问;撰写文书时,强调‘逻辑闭环’与‘说理充分’。”赵秋华向记者分享了出庭公诉心得,“老检察官的办案理念让我明白,检察官不仅要办好案,更要守住司法为民的初心,这份严谨与温度,是我从书本上学不到的宝贵经验。”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参加庭审熟悉流程,学习总结公诉人答辩的思路和优秀庭审技巧,青年干警的实战技能得到了扎实提升。如今,福建各级检察业务专家和优秀公诉人正发挥着辐射带动作用,选取疑难复杂、对抗性强的案件展开对口帮带,帮助年轻刑事检察干警在实战中锤炼本领。

凡学百艺,莫不有师。“传帮带”,传的是精神境界、帮的是业务素养、带的是作风品格。福州市两级检察院通过举办检察师徒沙龙、导师讲座、主旨演讲、专题辩论等活动,加强思想交流、经验传承、互促进步,把“传帮带”具象化。厦门市、泉州市检察机关对青年干警着力从理念、经验、技能上“传帮带”,提升刑事检察监督履职能力。

出庭支持公诉是检验刑事检察人员办案质量和综合素质的“试金石”,也是刑事检察工作行稳致远的“压舱石”。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省检察院聚焦“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以“三争三评”活动加强公诉人队伍建设,通过岗位练兵、制度规范、典型引领,带动提升全省刑事检察条线公诉人能力水平。

“公诉人在庭上逻辑清晰、答辩有力、应变有方,展现了扎实的专业功底和法律素养,让旁听者真切地感受到了公平正义,也树立了公诉人的良好形象。”全国人大代表郭晶晶、钟团玉分别参加了两场出庭评议活动,公诉人在庭上的精彩表现给她们留下深刻印象。

“全省检察机关要以最高检部署开展的出庭评议活动为契机,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结合案件评查、法律文书评比抓实办案质量,持续提升前端质效。注重从个案办理中提炼类案规律,探索办案模式、出庭预案等示范样本,持续优化后端机制。”省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阮海鹰表示,将全面梳理研究出庭评议活动各方意见建议,吸纳转化为具体举措,促进公诉人高质效办案、高水平出庭、高素质建设迈上新台阶。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