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4-08-09 11:01:34

三明市沙县区高桥镇画好矛盾纠纷“休止符”

作者: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画好矛盾纠纷“休止符”

————三明市沙县区高桥镇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8月9日讯 “万事和为贵,人和万事兴”,走进沙县区高桥镇综治中心调解室,占据整面墙的大字出现在眼前。依托这句箴言,高桥镇始终秉持“公平公正、情系百姓、依法调解、构建和谐”理念,坚持全面排查、搭建“一站式”平台、深化依法治理,不断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助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走深走实。

全面排查

矛盾纠纷早发现

“我发现了一起有民转刑可能性的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希望你们能尽快组织调解。”今年春节前,高桥镇综治中心接到了高桥村网格员朱仕柳的调解申请。

原来,朱仕柳在日常排查走访中发现,王某与李某同居多年,未婚育有一名的女儿。几天前,王某发现李某与其他男性朋友存在暧昧关系,遂发生口角冲突,而后升级成两个家庭之间的矛盾。朱仕柳调解未果后,第一时间向高桥镇综治中心求助。

收到调解申请后,高桥镇综治中心立即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调解。调解员耐心倾听双方诉说,找出双方当事人产生矛盾的症结所在,从两人之间的信任、思想观念和亲情感情等方面入手,引导双方当事人换位思考、相互包容,最终促使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了调解协议,有效避免民转刑的可能发生。

高桥镇建立以镇综治中心为主体,派出所、司法所、镇村调解员、网格员等力量参与的“1+N”联动排查化解机制,及时高效发现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在此基础上,该镇全面落实每周民情分析会议制度,坚持网格员一天一排查、各村一周一上报、乡镇一月一研判的方式,紧盯全镇易肇事肇祸人员、重点刑满释放人员、社区矫正对象等群体,及时疏导稳控,全力化解各类矛盾风险,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今年以来,有效化解矛盾纠纷83件,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搭建平台

矛盾冲突“一键”消

“我是来告状的,村委故意刁难我,不作为,我申请采伐的报告都交上去半个月了,还不给我盖章,害我办不了采伐证,再耽误下去,我一整片山的林木等损失谁来负责。”2023年11月2日上午,高桥镇综治中心来了一位怒气冲冲的“客人”。

经了解,杨某于2002年与高桥镇某村签订一份林权转让合同。因杨某准备采伐的松木得了松材线虫病,需要及时办理采伐证采伐,村委会及村某小组以杨某需采伐的树种、面积与转让合同约定内容不一致为由,拒绝出具同意采伐的证明,杨某遂向综治中心寻求帮助。

眼见事情迫在眉睫,工作人员立刻联系林业站、村委主干及山林权属者村某小组组长到综治中心参加调解会。调解会上,高桥司法所调解员摸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及矛盾根源,安抚杨某的同时积极释法说理,并请他与村民小组重新签订补充条款。次日,双方签订了协议并当场履行完毕。

就这样,一起林权合同引发的纠纷经过“枫桥式”综治中心和“一站式”矛调中心,在综治、司法、林业等相关部门迅速联动调处下得到圆满解决。

2023年5月,办公面积约300平方米、整合了各类调解资源的“枫桥式”综治中心建成,综治、信访、司法等部门常驻,公安、林业、民政等部门轮驻,集矛盾多元调处、人民来访接待、公共法律服务、网格化服务管理功能为一体,实现矛盾纠纷一窗口受理、一站式服务、一体化运行、一揽子解决。自运行以来,共接待来访群众35批126人次,提供法律咨询67人次,提供法律援助38人次,调处可能引发民转刑案件和群体性上访事件的重点矛盾纠纷15起。

[page]

多元普法

矛盾预防走在前

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拒绝毒品,珍爱生命;认真矫正,重塑新生…………张贴在综治中心庭院平安建设警示墙上的标语,配上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简笔画,警示案例和法律条文润物细无声地进入了群众心中。

“以前这个庭院地面坑坑洼洼,杂草丛生,很不好看,现在制作了警示墙,不仅美化了环境,而且墙上的内容有以图说法的,有正面引导的,有警示教育的,一目了然,能学到不少知识。”村民陆某笑着说。

为推进农村法治文化建设,提升群众守法、用法和防范不法侵害的意识,在2023年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过程中,高桥镇投入6万余元,在综治中心庭院打造了平安建设警示墙。警示墙总面积约200平方米,用大而醒目的字体、艳丽的色彩、通俗易懂的漫画配合朗朗上口的宣传标语详细解读了电信诈骗、禁毒、社区矫正等多方面的知识。通过以“警示墙”为载体,让“墙”说话,引导村民从“被动听”变为“主动看”,提高了村民的法治观念和防范水平,为进一步建设平安高桥营造了良好条件。

当下,依法治镇进程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除了综治中心平安警示墙之外,还建设了明洋山法治公园、禁毒文化长廊等,宣传阵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不仅如此,强化诉源治理,积极发挥乡贤、法律明白人、驻村律师作用,组织法治教育培训13次、举办普法宣传活动104场次,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氛围。

(本报见习记者 彭冬晴 通讯员 魏文)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