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5-08-07 16:57:44

福州市检察机关公益诉讼为千年摩崖石刻构筑法治屏障

作者:本报记者 林珊 通讯员 林民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福州“厝续”检察文化品牌系列报道二:

石上春秋 法护文脉

——福州市检察机关公益诉讼为千年摩崖石刻构筑法治屏障

今年春夏之交,为期数月的“墨韵鼓山 石刻千年”鼓山摩崖石刻主题文化活动在福州启动。“鼓岭之友”穆言灵、富品德后人苏珊母女,以及海内外书法名家、爱好者等共同参与文化展示、临摹大赛、研学等活动,品读碑刻的历史故事,跨越时空与先贤对话。

“这是个美丽、神奇的地方!”当穆言灵女士向苏珊母女逐字翻译鼓山摩崖石刻作品“山水知音”“忘归石”的意境时,苏珊不由惊叹于眼前与百年历史照片重合的风景。以石为媒,古人“朋友圈”走向国际化的背后,福州市检察机关正默默担当着这些千年文明印记的守护者。

福州摩崖石刻历史悠久、精品众多,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艺术等价值,是闽都文化的重要见证。面对日益严峻的自然侵蚀与保护工作中的管理短板,福州市检察机关主动履职,以公益诉讼为利器,开启了一场守护城市历史遗产的检察实践。通过探索出“检察监督+专业支持+协同治理”的创新模式,不仅保护了这些珍贵的“石头史书”,更推动构建起全市摩崖石刻文物保护长效机制。

精准监督:直击保护症结

鼓山,是福州山水人文的典型代表。其秀美的风光与深厚的文化底蕴,曾激发无数文人墨客的创作灵感。

从北宋至今,历代文人墨客在绝顶峰、灵源洞、达摩十八景等处,留下摩崖石刻总数712段,其中现存石刻653段,佚刻59段。这些石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精品荟萃,堪称“完整的书法石刻艺术宝库”,被誉为中国的“东南碑林”,并于200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4年5月,福州市检察院在公益诉讼履职中,将鼓山摩崖石刻保护列为重点。检察官们跋涉于悬崖溪涧,会同权威文保专家展开深入调查。然而,所见景象令人忧心:多处石刻描红褪色,地表植被根系持续侵蚀岩体,流水冲刷加速文物本体风化;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四有”档案(保护范围、标志说明、记录档案、保管机构)亦存在不完善、不规范等问题,系统性风险不容忽视。

“办案取证工作点滴积累,不容懈怠。”福州市检察院第七检察部主办检察官林宁烨回忆道。她与团队多次深入险峻地段,克服落石、山路泥泞等危险与困难,只为获取关键证据。经检察机关依法深入开展调查核实确认,相关职能部门在文物保护、修复和活化利用方面存在薄弱之处。

基于扎实的证据链条,2024年5月13日,福州市检察院依法立案,精准聚焦文物管理与保护中的深层次问题,为后续有效监督筑牢根基。

专业赋能:破解修复难题

摩崖石刻多暴露野外、分布广泛,如何进行科学修复与长效保护,成为摆在面前的难题。福州市检察院创新引入“外脑”支持机制,特邀相关领域的专家全程提供专业指导与技术支撑,其中便包括深耕文物考古领域近30年、对福州摩崖石刻研究深厚的省考古研究院专家高健斌研究员。 

“我们要意识到,文物也是有生命的。”高健斌在多次现场勘察与论证中向参与办案的检察官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强调。他表示,摩崖石刻保护修复绝非简单描红,必须基于对其材质特性、病害机理及历史原貌的深刻理解与科学评估。他的专业意见为厘清责任边界、制定科学方案提供了关键思路。

检察机关同步强化专业能力共建,组织检察官与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加福州市文物局举办的全市摩崖石刻保护展示专题培训班,通过同堂学习、研讨与实践,提升文物相关专业知识。同时,邀请文物专家走进检察机关举办专题讲座,深入解读鼓山摩崖石刻的历史脉络、艺术价值及其在闽都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切实增强检察官守护文化遗产的使命感与专业素养。这种“司法+专业”的协同模式,为破解技术瓶颈、实现科学保护铺设了有效路径。

系统治理:构建长效屏障

立案只是起点,推动问题实质解决、实现长效保护方能彰显公益诉讼价值。2024年5月17日,福州市检察院先行发出磋商意见。经数月的深入调查与论证,同年10月15日,一份内容翔实、全面、明确的检察建议书正式送达。

检察建议围绕六大核心提出具体整改要求:争取专项资金、开展数字拓片、完善“四有”档案、加强物理防护、提升活化利用、建立常态巡查机制等,旨在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全面依法有效履职。

检察机关持续跟进监督整改实效。2024年12月,相关职能部门书面回复。福州市检察院第七检察部主任陈应辉介绍,截至今年3月,各项整改工作推进快速,取得显著进展。据悉,相关职能部门投入专项资金开展全山摩崖石刻养护工程;启动建设摩崖石刻文化展示馆;国保“四有”档案全部重新编制,并通过验收;常态化开展文物安全巡查和文化研学交流活动等。

此案意义远超个案本身。福州市检察院敏锐把握共性问题,积极延伸职能:通过提交意见、参与立法座谈,深入分析全市摩崖石刻保护困境与制度需求,为政府决策提供专业法治参考;检察建议反映的核心问题与思路,助推政府在“摩崖石刻保护利用专项行动”中整合资源形成保护合力;其探索实践更为地方立法提供了宝贵样本,有效助推《福州市摩崖石刻保护条例》的调研论证与加速出台,为摩崖石刻保护构筑起坚实的法治屏障。

“检察公益诉讼是强大的推动力,有效凝聚了保护合力。”鼓岭管委会资源保护处处长陈育蓓表示,“为文物保护注入了不可或缺的法治动能。”

“鼓山经验”迅速在全市形成示范效应,成为撬动全市摩崖石刻系统性保护的支点:永泰县检察院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对辖区名山室、方广岩等处摩崖石刻开展保护修复工作,减少自然因素对摩崖石刻的侵蚀;长乐区检察院通过圆桌会议,督促解决荔支冈石刻保护范围内的违建及排水问题;闽清县检察院邀请文保专家参与论证座谈,为梅溪坪题刻修复“把脉问诊”;闽侯县检察院推动建立“文物+检察+属地”协作机制,全面清理石刻文物保护范围内的杂草、垃圾,并推动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摩崖石刻投保,提升文物安全风险管理水平……两级检察机关协同发力,编织起一张覆盖重点文物、融合检察监督与行政履职的立体防护网。

从一段描红的精心修复,到一部专项法规的加速出台;从一处国保的重点守护,到全域防护网络的精心构建……福州市检察机关以公益诉讼为笔,在融入国家历史文化保护大局的实践中,于闽都大地的崖壁上,铭刻下新时代法律监督守护文化根脉的坚实印记。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